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0年第1期» 大学德育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理念及机制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日期:2010-10-21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发展,虽历经一些曲折却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中央十六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德育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位有所提升,队伍有所充实,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高校德育任重道远,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也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主要问题是,就国家层面而言,关于德育队伍建设的理念和愿景有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但在各高校的落实层面上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一个不尽准确的概括是:理念供给有余,制度设计不足。这需要时间的积淀和量变的积累,也需要现实的路径选择,或者说需要在操作和执行层面上架设起通向“彼岸”的桥梁。
  一、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基本价值在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由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三大主体构成。这三大主体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有着共同的德育目标又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其中,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职责。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统筹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这屡见于领导的讲话,也广为引用,似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对于一线的德育教师而言,这种过于宏大和抽象的价值评价,似乎不足以激发他们持续的工作激情和保持持续的状态。教师的价值总是在师生关系的辩证中得以确认和体现的。德育队伍也不例外,他们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也只能是为了学生的需要。如果没有学生的需要,也就没有他们存在的根本理由。因此,要自证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存在的意义和强化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存在的价值体认,首先应该突出的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只有这样,高校德育工作者才会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的人生进步和事业发展中观照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当然这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育人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
  二、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角色定位应是学生成长的“引渡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把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概括为:一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二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的人生导师。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这也是对所有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角色定位的准确描述,也应成为所有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这种角色定位有利于从政策层面上提升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地位和重要性,拓展其发展空间。而在工作和操作的层面上,应把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落实为学生成长的“引渡人”,就是通过思想引导、学术支持、生活服务等使学生顺利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否则,在现实工作中,包括年轻辅导员在内的许多德育工作者往往会出现角色冲突或角色错位。因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就是一般常说的“亦师亦友”,这是古今中外的老师们大多追求的理想人格。但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说很多人都能做到,那么不是降低了为师的标准,就是降低了为友的条件。对于许多年轻老师来说,恐怕只能在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之间先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这使其在具体工作中会出现把握上的困难,从而造成高校德育工作者角色定位的迷失和缺位。
  高校德育工作者角色定位的迷失和缺位,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把自己当成“保姆”。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传统的影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仍然会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加之高校德育工作者负有对学生进行生活服务的职责。使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易于发生偏向,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学生的保姆。德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感,但必须克服学生的依赖感。这是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独立人格的必然要求。二是把自己当成“警察”。高校德育工作者担负着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职责,但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不是监督和被监督、管教和被管教的关系,学生对德育工作者应有一定的敬畏感,但德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学生的敬畏,更不能着意追求学生的敬畏。在教育民主化日益凸显的今天,德育工作者更须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把自己当成“老板”。也许是沿用国外研究生私下对导师的称谓,我们的学生也约定俗成地称导师为“老板”,似乎老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在高校普遍推行学生助理制度或校内勤工俭学制度之后,许多学生骨干成为德育工作者的助手。这既是培养学生骨干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队伍的延伸,是必要的。但切忌将学生当成“临时工”和“雇工”,否则,会因角色定位的迷失而使德育失去教化功能。
  
三、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是发展全面、人格完善
  高校德育工作的特殊性首先在于更为强调言传身教,要以健康向上的形象和完善的人格作用于学生,从而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育工作者更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格。这也是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总体素质要求是发展全面,人格完善,具体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有追求的人。高校德育工作者承担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人生追求。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性。二是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做一个有眼光的人。作为现代社会的教育者,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深刻把握现代教育的宏观背景、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要求,也是专业化趋向中的行业要求。惟其如此,才能在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现代化的工作格局,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三是要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德育工作者要成为道德楷模,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命题,也是社会的正常期待。“澡身而浴德”,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敬畏感,坚持以德育人、以德示范。反之,如果德育工作者自身不能修身育德,甚至毁身而败德,则将使道德教育沦为笑柄。四是要具备专业化的业务素质,做一个有威信的人。做一个优秀的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高度的职业热情,更需要具备专业化的职业素质。换言之,仅凭满腔热情是不够的。高校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依托相关的学科知识,系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从而树立德育工作者的专业权威。反之,例如在学生的社会调查指导、心理咨询、职业发展咨询等工作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能将误人子弟。五是要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变动不居的社会。这主要是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快速嬗变的特征。这一方面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现代德育的生活化趋势,关注学生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差异,注意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引的德育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自觉设计和谨慎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过一种有品位、有意义、有示范性的生活。
  
四、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专业化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从目标的视角而言,是指把高校德育工作者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士;从过程视角而言,是指依托现实中的一定专业培养高校德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无论是哪个视角,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的核心都是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从传统的自发性、经验型向现代的自觉性、科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既体现了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经由多年实践生发的内在自觉,也体现了高校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理性预期。
  若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作进一步的认真梳解,其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指向:职业化、学科化和专家化。所谓职业化,不仅仅在于有专门的、明确的工作职责,更需使之成为一个业者乐于从事并为之毕生努力的志业。这个职业必须要有长远的发展前景和充分的职阶纵深。从而使从业者能从工作的不断提升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和价值的认同。所谓学科化,是对行业专业化的学术支持和学科基础,是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专门的、系统的学科教育和职业训练。如果没有学科作为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处于自发和盲目的状态,则无法承担起学生学业、事业和精神上的“引渡人”的职责。所谓专家化,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专家。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他的著作《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有力地论证了作为文化因素的信任是无形的社会资本。现代社会信任系统已从传统的权力信任、货币信任转化为专家信任。德育工作队伍的专家化将树立起学生思想教育和事务管理的专家权威,填补和弥合在抽象的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育形式之间、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疏离和分化,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更富有实效性和影响力。必须要明确的是专业化,不是专属化,更不是垄断化。专业化的义涵和追求在于队伍整体素质、工作水平和学科化程度的提高,并不排斥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整体追求。不能片面化地理解为包打天下,从而丧失了德育工作队伍的外部资源。
  
五、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机制创新
  机制的调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是困难的。此前不乏对德育队伍建设机制的研究和探索。在学理上,对德育队伍的选拔聘任机制、培养培训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都是较为充分和全面的。但在实践层面,德育队伍建设的机制探索还面临不少困难。
  在此,提出几个思考的方向:一是要探索切实可行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考核是个老大难问题。一种选择是尽可能量化;一种是倾向模糊把握,尽可能广泛地进行定性评议。两种选择各有利弊。量化考核强调的是可证性,是人的“到场”,易于造成格式化的机械的强制;而模糊评议强调的是工作的到位,倾向综合评价,但缺乏可证性且过于主观性。至今恐怕还没有一套完美可靠的考核体系。这也说明对脑力劳动考核的困难是普遍的。但只有使两者结合,尽可能兴利除弊,可能才是正解。二是建立更为精细的分工机制。目前由于高校内部基于院系设置造成的管理条块分立,造成德育工作者职责多元、劳动重复。如能打破原有条块,实现更为精细的职业分工,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力推动专业化进程。三是形成稳定高效的再教育机制。不仅要使培训、交流、考察学习制度化、经常化,还要通过制度性约束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建立整体育人机制。关注社会环境变化、整合高校德育资源,形成整体育人格局,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共同责任。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自己的直接育人责任,还要发挥影响、辐射、带动的作用,使育人作为教育的目标归宿,建构整体德育运行机制。通过教书育人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结合;通过管理育人,做到管理与育德相一致;通过服务育人,把德育渗透到生活中;通过环境育人,发挥环境对人的陶冶作用。(作者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