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前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综述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日期:2007-10-30

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的“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0月20-21日在沈阳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挪威等国以及我国部分高校的学者、行政领导和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共3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围绕“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中国大学的重大社会使命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当前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具有什么意义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蔡克勇认为,从世界范围看,世界文化是多样的,尊重多样性,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贡献;从我国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是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从心理学、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师生带来安全感;从学校自身发展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是办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从院校治理来看,建设和谐文化标志着院校治理从结构主义治理模式转向文化理论的治理模式;从学校目前的情况来看,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发展。长春工业大学的孙伟、叶玮光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大学是知识创造、应用、传播之所,是文化蕴育、传承、光大之地,建设和谐文化与大学使命息息相关。山东经济学院的苗文利认为,大学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与文化创造的特有文化机构,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不断进行着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因而不断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具有在文化选择中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履行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引领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发展的作用。中国矿业大学的曹洪军认为,大学文化具有和谐性与包容性、先进性与前瞻性、批判性与创新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足以证明,大学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责任。曲阜师范大学的刘新生指出,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面向21世纪民族文化的新品格,代表着国家的价值趋向和文化形象;和谐文化是大学理念的引领,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反过来,大学又是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大学积极建设和谐文化并体现和谐文化的要义,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极致所在。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所作的《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如何建设和谐文化是教育界、教育研究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要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校长的文化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建设和谐文化作出新的贡献。第二,要正确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所以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基础。第三,建设和谐文化,要处理好多种文化的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强调多样和谐是和谐文化的特征,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大众文化与精神文化,都应该尊重,让它们和谐发展。第四,我们的大学要适应和谐文化的建设,视和谐文化建设为己任。在思想层面上要认真研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意义和内涵;在办学理念中要更加重视人文、重视文化、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化的和谐;在理论层面上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更加重视素质的培养,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要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在对外的影响上要发挥大学的辐射和示范功能,使大学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另外,大学还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不断提升校园建设的文化含量。
  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功能,是大学的第一要务。大学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作出贡献,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文化人。
  周远清在主题报告中提到,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什么是人文教育?如何实施人文教育呢?大连交通大学的郑旭认为,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而科学教育是关于“做事”的教育,是解决“方法论”的教育,是追求“真”的教育。科学和人文是教育的一体两面,人文中体现科学基础,科学中内含人文精神。只有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才是完整的教育。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两相结合,才能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
  人文教育这一话题已经讨论了多年,近年来学者讨论更多的是通识教育。因此与会的代表中也有人从推行通识教育的角度来谈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鲜萍认为,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的,二者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二者是有机统一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创新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培养方式是让大学生在进入专业研究以前通过研读经典著作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批评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进而获得继续教育自己的习惯、观念及方法,从而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还有学者提出要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李祖超、魏海勇认为,中华美德中蕴含着强调整体意识、倡导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实现道德理想,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主张人际和谐、推崇人和的仁爱原则等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核心特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能弥补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缺陷,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今天,我们要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创新理想;拓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境界,激发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创新动机;深化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指引大学生具备高尚的创新情操;强化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引领大学生形成坚强的创新意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史少博也认为,我们应该根据现实,博采众长,古为今用,要根据中国大学生的特点、思想实际,继承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他认为,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精华对大学生进行“自强不息”教育;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精华对大学生进行“修身”教育;可以利用传统文化精华对大学生进行“孝”的教育。
  传统文化可以用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代文化也可以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成为和谐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海洋大学的刘文菁认为,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选择的基本价值尺度,通过系统教育,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而言,大学应该深入研究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教育部社科中心田心铭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包含了其他时代和其他社会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是崇尚和谐、追求和谐又具有内部和谐关系的文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杨学义认为,和谐文化不仅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反映当前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暨南大学的纪宗安和何万宁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信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文化形态。从价值观念上来说,它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和思考,对社会和谐目标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追求。从社会功能上来说,它是全社会形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从存在形态上来说,它贯穿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从制度规范上来说,它体现为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及风险的制度和机制。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田心铭对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纪宗安和何万宁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包含着理想性的价值诉求,又体现着现实性的价值诉求;既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又有大多数人可以接受并实践的广泛性价值体现。北京交通大学的王建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角度探讨了其内涵。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的精华、核心和灵魂。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抓住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方面。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研究这些不和谐的现象,为消除它们提供思想、智慧和知识,大学责无旁贷。
  对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不少代表进行了研究。西北工业大学的黄迪民、孙佳燕认为,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本质是受教育权的平等性,教育公平能稳定社会秩序,调和社会阶层矛盾,缩小社会两极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汕头大学的秦国柱认为,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公平与效率并不构成高等教育理论中一对对应的概念。高等教育公平总是相对的、暂时的,高等教育公平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素质、天赋的学生,以及贫困家庭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公平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江汉大学的徐佳丽认为,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构建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许多不公平的表象,为此应树立公平与发展理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高考录取制度、逐步减缓区域差异,完善高校收费制度,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实现。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问题,周远清认为,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和谐文化的要求,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是高等教育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天津财经大学的陈金艳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弥补国家公共教育经费的不足;完善教育投资评价监督机制,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控制高校银行贷款规模,防范高校投资风险和债务风险等,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双赢,推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香港科技大学的黄玉山结合香港科技大学的创办和发展经验,探讨了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和谐发展。他指出,有明确的使命和清晰的定位;在教研的学科范围和结构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效益方面,注重教师的表现,透过严格考核来确保教研的质量;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非常重视国际化的因素等,这些是香港科技大学得以和谐发展的经验。
  大学如何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中心、文化建设的源泉,从而引领社会文化,这也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有代表从大学基本功能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如吉林省教育厅的李军认为,大学可以通过在人才培养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和谐思想,在学术研究中引导和谐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服务社会中辐射大学文化的和谐精神,在国际合作中整合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复旦大学的熊庆年也认为,大学依靠其社会功能而实现文化的引领,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功能的内涵性决定了文化引领的品质。丰富大学功能的内涵,使其具备批判现实、超越现实的创新特质,文化引领才会具有时代的价值。
  引领社会文化是大学比较特殊的功能,要使大学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厦门大学的潘懋元指出,文化创新是大学教授的艰难选择。由于大学的双重性,大学教授一方面站在学术文化的最前沿,期望创新知识,推动各自学科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要维护所掌握的学术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这就使大学教授徘徊于创新与保守的十字路口。激励他们勇于创新,关键在于使他们坚定信念:大学的使命是引领社会文化创新、发展,完成这一使命是大学教授的神圣职责,也是个人无上的光荣;要投身于改革实践中,感受文化创新的气氛,激发文化创新的热情;要按照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的理念,对一切成功或尚未成功的创新活动,采取宽容、支持、鼓励的态度。
  熊庆年认为,引领社会文化需要大学的自觉。大学的引领作用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发生的,引领的前提是有创造性,有批判、反思和革新精神。当前大学面临着文化危机,根本上说就是价值的冲突,主要是价值危机、信念的危机。知识分子要牢记所肩负的社会使命,经常反思所言所行是否真善之所在,才会弘毅刚强,坚持“社会的良心”要求,坚守道德的底线。大学应当通过不断的批判反思,以获得文化的自觉,坚持正确的理念,有效地发挥大学的功能,大学才能成为先进社会文化的引领者。     
  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提升大学自身的品质和能力
  

  要充分发挥大学的功能,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还需要提升大学的品质和能力,把大学建设成和谐的大学。南京大学的龚放认为,和谐是大学组织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理应成为和谐之地。北京大学的施晓光也认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一方面在整个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必须努力使自身成为一个和谐的组织。
  然而,大学里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地方。厦门大学的邬大光列举了厦门大学里出现的不和谐现象:易中天现象——人人皆知的学术名家、杂家,其在学校的岗位仅仅是三级岗位;高尔夫球现象——兴建高尔夫球场,把打高尔夫球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谢泳现象——谢泳是《黄河》杂志的主编,此人很有思想性、批判性,但仅有专科学历,能否作为人才引进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他进一步指出,这三种现象分别体现了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冲突,学术阶层文化与现实的冲突。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德广认为,高等教育存在“四重、四轻、五过”:重知识传授,轻学生思想、心理素质的提高;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轻学生知识的合理性;重有形的、显性课程的作用,轻隐形的、对学生全面发展起潜移默化作用的育人环境的建设。“五过”: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弱的人文陶冶,过强的共性制约,过度的校园禁锢(思想束缚)。华南理工大学的李伟刚更是指出了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十大不和谐:高等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大学校长的职能与定位,大学的职能与办学方针,培养目标与模式,办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大学宗旨与政府对大学的政策指引,办学目标与管理水平,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人才需求层次性,高考选拔人才目的性与内容非科学性。
  在发达国家,大学同样也存在不和谐现象,如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的Corole Kayrooz在报告中就提到,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学在科研工作中,自主权受到了功利思想、商业化趋势的挑战。
  那么,如何提升大学自身的品质和能力,建设和谐大学呢?
  大家认为,首先要重塑大学精神,构建和谐的大学理念。大连交通大学的杨宝清认为,大学精神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所大学都应塑造和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大学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有了大学精神,学校就可以从逆境中走向辉煌;没有了精神,即使一流大学也会失去生机,并最终走向衰败。李军认为,当前的迫切任务是重塑大学精神,要在大学文化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密切结合,推进办学民主和学术自由。清华大学的胡显章认为,大学要注重发展和谐的大学理念,要努力构建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促进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以及个性与共性的和谐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周奔波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应注重和谐大学理念的构建。和谐大学理念既要重温和继承过去的传统,又要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追求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科学管理的新时代大学精神,树立“素质教育观”、“多元化教育观”“、国际化教育观”、“适应社会观”、“可持续发展观”“、创新教育观”“、个性教育观”等高等教育观念,体现教育性、学术性、综合性、创造性、社会性、服务性、开放性等现代社会的特点,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构建和谐的大学理念。
  其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培育和谐的制度体系。杨德广指出,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文化要建立在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办学理念上,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制定、共同维护和执行,并且要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中国人民大学的李立国、詹宏毅认为,大学和谐只有建立在科学有效的制度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并保持可持续。要将我们关于构建大学和谐文化与和谐校园的一切良好愿望,逐步落实为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措施,健全规章并逐步充分落实,从而建设好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重庆工学院的邓成超认为,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建设民主、科学、平等的制度文化,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配置,建立以个人理性为基础的个体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相协调的利益机制,是和谐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上海水产大学的张京海认为,构建新型的大学制度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精神实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维护和发展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着眼于制度体系的导向性、激励性、约束性,从价值指引、管理理念、制度创新等方面加以大力推进。
  再次,要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构建和谐教师队伍。山东省委高校工委的田建国认为,大学要创造和谐的学术环境,这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关键。他认为,建设和谐学术环境的核心是包容,要包容不同学派,要包容失误失败、要包容后辈冒尖,要包容人才的个性。西安科技大学的夏玉成、孟凡静认为,大学内部的人才环境不和谐导致了大学人才流失,要使学校发展目标与人才期望目标相和谐,人才管理制度的刚性与柔性相和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和谐,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和谐,营造出适合人才扎根、成长的优良环境,从而稳定和壮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促进和谐大学的建设。泉州师范学院的林金良、夏玉成认为,大学需要构建和谐教师队伍。新形势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学校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快速补充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往往带来了重数量、轻质量,重数量指标、轻结构优化,重引进、轻管理等问题;院校合并升格过程中自身带来的教师质量不高等问题。他们认为,应该从大学精神文化层面、大学制度文化层面、大学行为文化层面、大学器物文化层面上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和谐的师资队伍。(赵友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