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贾俊菊 张树国:创新高等教育管理 培养高素质人才

来源:《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日期:2012-05-17

  创新高等教育管理 培养高素质人才
贾俊菊 张树国

    我国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使我国的教育向着素质化、终身化、国际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管理创新?如何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如何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开创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这些重大课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1.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系统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管理的功能就是要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这种要求表现在教育的层次、结构、规模、质量等方面。另外,在微观方面,高等教育管理要使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按高等教育规律办事,更好地完成既定的目标。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制定的,所以,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活动也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规律为指导,而不能简单地、照抄企业管理中的某些方式方法。
  高等教育管理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目标功能:一是尽其所能地将系统内的各种关系和资源凝聚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也就是管理的“维系”功能;二是最大限度地围绕系统的整体目标,发挥要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目标,这也就是管理的“结合”功能或“放大”功能。高等教育系统是由有关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所组成的系统,它的结构与功能与其他社会系统有所不同。高等教育在同其他社会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在为社会提供的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提供物资产品,这种物资产品表现在劳动力方面、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现代文明与文化产品方面,也可能形成工业产品。高等教育系统是最具创造力的社会系统,通过各成员、各要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但反过来讲,如果教育者及教育资源系统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也会比其他任何社会系统都更有可能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高等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两大功能的特殊性,并注意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凝聚力推进整体的结合力,用系统的发展加强整体的凝聚力。
   2.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从宏观高等教育管理来看,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高等教育管理活动整体的发展规划关系到长远的社会民生问题,需要许多专家系统来完成,活动的内容涉及民族文化、区域经济、人口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环境等。
  从微观高等教育管理来看,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高等教育组织管理的活动中,最主要的表现特点就是要协调学术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学术目标是一种高智力投人和高智力劳动的追求,除了个体的高智力劳动外,同时还要强调高智力劳动者的团结协作。学术目标的组织、协调、实现等,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定要重视学术这一特殊目标。高等教育组织在完成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师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管理活动,达到双边认知认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民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教职工是高等教育系统中能动的力量,是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智慧源泉,要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高等教育系统中实行学术民主将激发师生员工极大的能动作用,使大家从信任中受到鼓舞,在学术自由这个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真正成为中坚力量。
   二、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反映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人才质量的内涵不同。今天,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赋予了新的内容,注人了新的生命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代大学,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而且表现在质量的提高。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课题。
  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是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和促进了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特别是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的矛盾、长期以来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比如,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等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步,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教育发展公共支撑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比较弱;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活力不充分等等。因此,建立和完善符合人才成才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三、创新高等教育管理,培养高素质人才
   1.高等教育管理要民主
    高等教育管理要讲究民主。高等教育领域人才荟萃,学术思想活跃。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充满利益和权力冲突的系统,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各种力量协商或妥协的结果。这里任何独裁式的“一言堂”都有可能损害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民主的基础是对个人价值的承认,学校如同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一样,要求一切受到决策影响的东西0法律、纪律、规章、决定、计划、标淮等〉都要反映出民主的精神和原则。学校的民主主要体现在学校重大事件的决策中每个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领导和组织必须在听取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程序作出决定。
   民主与公正是紧密联系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公正意味着建立严格透明的规章制度,人们享受公平的同时享受民主。民主性原则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制定决策的民主化、执行决策的民主化、检査决策执行情况的民主化、评定决策执行结果的民主化。
   制定决策的民主化。高等教育管理中计划与决策工作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这种民主精神体现在让决策的具体执行者民主地参与决策的过程。
 执行决策的民主化。管理者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决策的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决策的执行方案和方法,以保证决策的顺利实行。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了解执行情况还是调整、改进执行的方案和方法,都离不开民主的过程。管理者要尊重下属,要虚心向他们求教,及时而合理地对方案与方法的执行进行调整和改进。
   2.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对教育工作做出价值判断,并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过程,目的是保证和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育评价是质量保障的基本手段,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教育评价制度直接体现着教师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学生家长以及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常常简化为升学率或考试分数,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只有建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评价制度,才能使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育人质量。学校办学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的定位、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教学科研的物质条件与环境氛围,以及后勤保障系统等一系列硬、软条件。评价还要体现各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保持一个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面貌。(贾俊菊,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树国,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副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