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苑英科:支撑与引领:论大学反应力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4期  日期:2011-05-17

  一、大学反应与大学反应力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吉思?卢因教授曾经指出:“中国的‘大学’概念较为广泛,往往等同于‘高等学校’。事实上,只有中国的‘重点大学’才接近于英国的‘大学’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因此,高等学校不等于大学。大学是指那些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的由多门学科、多种专业组合而成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吉思?卢因教授所讲的大学是最狭义的大学,相当于我国的综合性大学。
  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纵向来看,“大学,在它的发展史上,既曾扮演过时代先锋的角色,以其创新的文化科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又曾成为落后于时代的堡垒,阻碍某些国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从横向来看,处于同一社会环境中的大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仅有量的差别,还存在质的差异。大学对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刺激,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大学是保守的,处于社会的“边缘”,甚至阻碍社会发展;有的大学是先进的,能够融入社会发展的“中心”,甚至走在时代前列。从历史、现实和未来来看,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的发展不断推进大学角色的转变,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或者推动、或者阻碍,或者超前、或者滞后,但最终会在适应中支撑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前进。为了更加深刻地说明大学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反应及其作用力大小的角度,笔者提出“大学反应力”的概念。
  如果说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一种刺激,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对这种刺激有所反应。这种反应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滞后反应,即大学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差,对社会需求的刺激缺少敏感性,反应滞后或者无反应,由此形成的反应力,对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阻碍力;二是即时反应,大学对社会发展有着良好的适应,对社会当前的需求刺激反应迅速,由此形成的反应力是一种正推动力,但是这种推动力往往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超前反应,即在对社会发展刺激进行良好适应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能动作用,对社会未来一个时期的需求刺激进行准确判断并作出积极回应,由此形成的反应力是一种超前的正推动力,这种反应力是为未来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很强的超前性,是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有机统一。即时反应能够反映出大学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而滞后反应和超前反应,在表现形式上,都表现为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距离,但一个代表保守,一个代表先进,因此需要仔细加以区分。有时,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距离,好像是摒弃世俗、抛弃功利、维护大学品格和自身价值、弘扬大学精神,实际上却掩盖着大学的落后与保守。
  对于某一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刺激,大学的反应和形成的反应力有大有小、有正有反,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大学的大脑,是形成反应和反应力的中枢神经系统,决定着反应和反应力的指向和大小,也就决定着大学的先进与保守。二是大学的功能。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大学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都是经过大学内部一定的系统来实现的,这些系统既是大学感知社会需求刺激的感觉器官,又是对社会需求刺激作出反应的效应器官。大学功能强,往往反应大,反应力强;大学功能弱,往往反应小,反应力弱。概而言之,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大学功能,决定着大学反应力的指向、结构和作用。从大学内部要素来分析,又可以把大学反应力分为四类:办学思想是大学的根本反应力,而大学的三大功能则分别代表着大学的人才反应力、创新反应力和服务反应力。
  二、办学思想与大学反应力
  办学思想是教育规律与大学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定的价值观念在大学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治校方略等方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教育基本规律包含两方内容:一是外部关系规律,即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内部关系规律,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内部规律的运用外部规律的制约,外部规律必须通过内部规律来实3]127~136。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不同、把握的侧重点不同,对会需求的反应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根结底是关于办学的理性思考,是办学主体在把握教育规的基础上对社会需要的反映。
  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当时的大学为单科大学。在中世纪前期的11~13世纪,大学被教会控制,大学的功能主要是保存和传递已有的文化知识。当的大学主要设立文、法、神、医四科,培养社会所需要官吏、官、医生和牧师等专门人才。到了14世纪,中世纪大学适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倡“人本主义”新文化,对抗以”为核心的世界观,推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但是随着然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出现,中世纪大学却有保持其先进性,依旧固守传授人文科学知识和绝对道德理的理念,着力培养“精神贵族”,远离社会实际,排斥科学术的革命性变化,因而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力量,最终走没落。
  中世纪大学演变为近代大学,“最根本的动力与标志就科学技术以知识的形态,转化为课程进入大学,成为大学部的核心,推动大学自身方方面面的变化与发展” 550。种演变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牛大学和剑桥大学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18世纪末到19世初,自然科学才开始进入大学课堂。18~19世纪,出现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术革命主要是由牛顿力学及机械技术带来,以蒸汽机的广应用为标志;第二次技术革命主要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原及电力技术带来,主要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得到广泛应。由此,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产生于20纪40年代,主要由现代物理学及各种新技术带来,主要标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应用。每一次技革命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谁掌握了先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科学技术革命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大学不调整着自己的角色。德国大学率先进行改革,1810年洪堡照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创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柏林大学,使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而使德国成为近代大学最为发达的国度,并对世界各国产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德国大学所推崇的是纯理论的基研究,尤其是重视哲学思维的训练,应用科学的发展没有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社会发展的反应力依旧薄弱,被形地喻为“象牙塔”。
  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在创建之初就鲜明提出了自己的办学方针:建立一所让任何人在任何学习领都能受到教育的学校。这所大学在促进大学与社会融合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办学思想,使社会服务正式成为大学的第三项职能。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开辟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硅谷”之路,成为大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一个成功尝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不断增加,反应力不断增强,现代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轴心”。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大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或火车头。
  大学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大学的三大功能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先进办学思想的指引下,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大学究竟是阻碍社会发展还是促进社会发展,关键在于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先进的办学思想,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创新理论体系,体现大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保守的办学思想往往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不能随着时代变化及时更新观念,不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教育理念,旧思想、旧观念既阻碍了大学发展,也阻碍了社会发展。总之,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办学思想,大学才能走在时代前列并日益壮大,否则只会被社会发展所抛弃。
  三、大学功能与大学反应力
  如果说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大学的反应中枢,那么,大学的三大功能就是办学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既是大学反应的感应器,也是大学反应的效应器。社会发展对大学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上,三大功能是大学与社会的三大通道,是对社会需求进行感知的三大触角,所有社会需求都会通过三大通道进行信息传导,经过办学思想这一反应中枢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来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开始是被动的,但是很快就转化为一种主动的过程。作为一所具有高度自觉的大学来讲,往往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在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中,大学就会敏锐感知到符合自身理想需要的反应结果,为了继续获得这一满意的结果,大学就会主动去寻求能够导致这种结果的社会刺激,从而体现出大学反应的能动性。具有能动反应的大学,往往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学。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是大学与社会最紧密的结合点。如果大学在这一基本职能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只能被社会所淘汰。巴黎大学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大学之一,17世纪之后,在教会的禁锢之下,巴黎大学崇尚神学和古典,忽视科学的进步,落后于时代要求;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期被革命政权下令关闭。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反应力,决定着大学通过教育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效益,如果大学培养的是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形成的则是不良人力资本,是一种滞后反应力。如果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或创新型人才,说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良好的反应力。这种良好的反应力主要体现在形成人才强大的自我培养能力。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服务的时间为30~40年,没有强大的自我培养能力根本不可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从科学研究来讲,原创性创新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的基础条件。因此,原创性研究能力是一所大学反应力的核心,以基础研究引领社会发展是大学科学研究的主要职能。基础研究有两种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的目的性研究,这种研究与国家发展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是即时反应力与超前反应力的有机统一;二是研究者的自由探索,大多由研究者的兴趣所驱使,可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也可能与社会现实需求有一定距离。自由探索失败几率很大,但是一旦成功,就预示着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科学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关联,应用研究能力是即时反应力的重要体现。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身的特色,特色首先表现在学科体系上。不同的学科体系,决定了这所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所占的比重和研究方向。
  社会服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项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大学首先是通过培养人才来服务社会,从即时反应力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反映了一所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从超前反应力来看,一所大学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二三十年后的发展状况,诸如失业率情况、再就业情况、涌现出的杰出人才情况等等,反映了一所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培养能力,也就是再学习能力、发展潜力和整体素质。
  科学研究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另外一条主渠道。大学应该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从理论上来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相互促进的,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坚实基础,没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也很难实现创新;应用研究能够发现和提供需要基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增强基础研究的针对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原因,大学较为重视基础研究,而对应用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支持高技术和技术产业领域的发明创造方面力度不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基础研究是命脉,应用研究不可或缺,不仅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而且要把科技成果通过创办高科技园区和校企合作等方式,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增强大学反应力的重要内容。
  四、提高大学反应力
  大学的自身发展必须在支撑和引领社会发展中得以实现。因此,提高大学反应力是实现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创新办学思想,构建战略体系,形成大学强劲的根本反应力
  任何一所成功的大学,都有自己独到的办学思想,在独到办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独具特色的战略体系。大学反应力薄弱,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办学思想的创新,总是跟着国家政策转,跟着别人学,找不准自己的定位,没有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形不成自己的发展灵魂,对社会需求刺激反应迟钝,甚至是反应错乱。
  独特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拥有独特的办学思想,才会拥有明确的价值体系,才会科学处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把社会需求转化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对一所大学的发展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它体现的是一所大学在一定时间内的办学思想,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在一定时间内的管理方法。构建大学发展战略,既要明确战略目标,又要明确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因此,大学要通过构建战略体系,推动办学思想的全方位渗透,使之体现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
  (二)立足素质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形成大学强劲的人才反应力
  大学应该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大学的工具性特征,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功利化,人才培养由过去的通才教育转为专才教育,而且通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等举措,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专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创新性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儿,因此,杰出人才总是“冒”不出来。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弥补人才培养上的缺陷,推行素质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把大量的单科性、多科性院校合并,组建了综合性较强的大学,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提供了体制保障。大学素质教育作为纠正专才教育缺陷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得到强化,通才教育思想再次得到重视。素质教育与通才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造就合格公民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两者的实施路径有所不同,大学素质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重要途径,而没有成为一种教学思想,因此,素质教育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建设上,没有动摇专才教育的根基,最终导致素质教育是一种“打补丁”的教育。实施通才教育的路径主要是课程体系的改革,但是在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强化通才教育等方面缺乏有效的举措。因此,不论是大学素质教育还是通识教育,关键是使之从理论到实践彻底替代专才教育的教育思想和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应该说,这里对素质教育思想的阐述已经和通才教育的思想合二为一,实现了教育思想的创新,但是实践上的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推进。要把握好以下三条基本原则,第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培养大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第二,培养大学的创新精神,当务之急是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欠缺是创新性不足的根本原因;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关键是科学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营造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弥补专才教育缺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人才反应力的根本途径。
  (三)实施制度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大学强劲的创新反应力
  应该承认,我国大学的创新能力不强,还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原创性成果,也就是说,大学在满足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方面反应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研究大多满足于跟踪当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在自主研究方面缺乏自信和决心。这种指导思想,反映在项目审批和项目投资上,都是以稳为主,不敢担风险。例如,在各个层面的科技立项中,过多考虑的是,国际上有没有人做过相应的研究,能不能产生预期的结果,一旦存在意见分歧,项目就被搁置起来决策过于保守。因此,总是重复他人做过的工作,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原始创新。二是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对国家自上而下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没有给自由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大学感兴趣的是自上而下的大项目,依靠这些项目提升学校实力和声誉因此,不会把宝贵的资金让教授去“自由探索”。同时大学的考核制度也是一个“紧箍咒”,导致教师不敢去“自由探索”大学对教师的考核周期很短,一般实施年度考核,而基础研究,尤其是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研究周期。由于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待遇和岗位直接挂钩,教师不会为了兴趣而丢掉自己的“饭碗”,而是要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来应对考核,从而导致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成果多,高水平、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少。
  提高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反应力,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实现科研指导思想和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立足原创性研究,完善科研投入机制。树立自上而下的研究与自由探索并重的工作方针,强化科研队伍管理的科学性。要建立教师创新潜力评估体系,根据教师的研究行为和研究成果,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潜力进行科学评估,为具有强大原始创新力的教师建立创新档案,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既要创造条件支持这些教师争取自上而下的国家重大项目,又要设立自由探索基金支持这些教师进行“自由探索”。二是立足有效地整合资源,构建自由灵活的管理体制。根据重大项目的需要,打破院、系和教研室等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打破学科限制,整合校内外优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组建以项目为中心的研究院所和研究中心,形成虚实结合的“科研特区”,确保重点突破的实现,力争产生更多的原创性成果。三是立足定性考核,完善科研考评机制。要加大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力度,把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以定性考核为主确定原创性重大成果对考核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关乎全局和成败的重大科研项目,要制定特殊政策和考评机制,确保战略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大学劲的服务反应力
  服务社会就是要把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投入社会,把大学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地、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方式要有两种:一是积极创建大学科技园,搭建产学研合作创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和高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是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大学既可以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形式为企业和地方服务,还可以过与企业、政府的密切合作,共同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计重大课题,共同建设研发机构,推进技术创新。
  但是,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是创新主体,大学则被边缘化的倾向。企业具有旺盛的创新需求,具有雄厚的力资本,在人力资本方面并不占据优势。之所以确定以企为创新主体,并不是要排斥大学的作用,而是要更好地发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企业所需求的是技术创新,学注重的是原始创新;企业重视的是现实利益,大学则更重社会未来的需求。这种研究重点和价值观念上的错位,致了企业和大学不能完全对接。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更加有效地促经济增长为当务之急。这一过程离不开大学的参与,促进业与大学的有机结合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应该认真解决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重大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导作用,政府掌握着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宏战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环境、法律法规和市场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构建“大学—政府—企业”三重螺旋式是提高大学社会服务反应力的重要途径。(苑英科系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参考文献:
  [1][英]吉思?卢因.中英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比较
  [J].上海高教研究,1992,(3).
  [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
  [3]潘懋元.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趋势丛书:序[C]//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田建国.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33.
  [5]陈运超.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矛盾:变革与稳定
  [J].高教探索,2008,(4):28.
  [6]吴松,沈紫金.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0.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