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苑英科 郭炜煜: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化教学的探索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 2010年12期   日期:2011-04-25

  以课堂实践性教学为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在大学生“真心喜爱”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自觉地把先进理论纳入自身知识结构,内化为自身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产生“终身收益”的功效。
  目前,在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大力提倡实践性教学。但在这些理论和实践中,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存在着根本性误差,表现为:没有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即仅仅把实践性教学局限为校外实践环节,而这一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还严重脱钩,从而形成了一个致命误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 门公共必修课,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抽象和概括,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既要科学把握理论形成的过程,又要遵循教学规律,使抽象的理论回归实际,实现理论的具体化。
  理论形成的过程,是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以及本质之间联系的过程。没有分析、比较就不能抽象,没有抽象就不能概括。抽象的作用是把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区分开来;概括则是把本质属性联合起来,通过把分析、比较、抽象的结果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事物的一般认识,使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特殊上升到一般,从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加趋于深化、正确和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这些来源于实践的科学理论被学生理解、接受,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就要努力实现理论的具体化,把概括出来的理论推广运用到同类其他事物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典型事例,对在学习中获得的一般理论加以具体的说明和解释,培养学生有独立的运用一般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识不断扩大、丰富、深入和发展。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相关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
  实践性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其根本途径就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这种具体化的过程,并非只能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完成,而是在任何教学活动中都可以实现,关键是把实践性教学当作一个教学环节,还是当作一种教学思想。作为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只是在课堂讲授理论后,通过少数人短期的社会实践,强化对局部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把实践性教学当作一种教学思想,那么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只要能够用实践结果来支撑理论,用理论来解释社会实际,任何一种教学途径或教学方法,诸如案例教学、专题研讨、自学自讲,甚至是教师单纯的讲解,都能够成为实践性教学的典范。
  在这种观点的映照下,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课堂实践性教学就成为了实践性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校外社会实践是课堂实践性教学的辅助形式和有益补充。在任何形式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要对整个具体化的过程进行设计,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中直接参与具体化过程,在主动探求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锻造品格。
  忽视教育思想的创新,把实践性教学等同于校外社会实践,只是按照旧有的模式力求推进,只能把这种狭隘的实践性教学推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从实际情况来看,校外实践性教学在操作层面上面临很多问题。首先,对于 4 门公共必修课,要满足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校外实践性教学,依照目前高校的实际是难以办到的,经费支持的力度、社会实践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都达不到这种进行全员校外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只能局限于少数学生。但是,用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衡量,即便作为一个必备教学环节,每一名大学生也都应参加这种实践性教学。其次,校外实践性教学与课堂教学存在内容脱节现象。校外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组织部分学生到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高校自身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调研考察或接受教育,或是拘于客观条件不能进行有效拓展,或是在主观方面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设计,这种校外实践性教学往往目的不清晰,过程很随意,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是很紧密,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发展性,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创建合理的问题情境,启疑导思,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获取渠道十分广泛,通过图书、报刊、网络和教师亲身经历和感悟等方式均可获得;在课堂上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实践性教学,不受各种物质条件制约,合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能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身临其境”和“亲身体验”。与校外社会实践为主的实践性教学相比,课堂实践性教学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创造空间更加广阔,教学效果的提高更加显著。
  推进实践化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构建师生一体化的实践体系
  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实践化,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创意和教学设计,也不会有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没有教师的实践化,教师就会在教学中丧失自己的主导作用,课堂实践性教学和校外实现性教学只会徒有其名,教师讲理论口若悬河,讲实际一筹莫展,只能把理论讲成了僵死的教条;把学生带到社会现实中,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如同盲人摸象,不会有大的收获。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既不能入耳,也不能入脑,离“真心喜爱”相去甚远,“终生受用”更是无从谈起。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一直受到党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文件,推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战略举措。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分期分批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和研修,已经成为其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这种培训和研修,重点在于教师队伍理论水平的提升,通过学习原著,听取高水平的专题报告,进行专题研讨等方式,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通过专题研究和社会考察等形式,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经过多种途径的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稳步提升,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充实到了教学队伍中,使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更加合理。但也应看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教师的实践化,尤其是高学历青年教师的实践化这一重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理论背景、理论观点十分广泛,涵盖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理论具体化,是一项庞大的教学研究工程。目前,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历高,但在校园生活的时间长,缺乏社会经验和深厚的实践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从书本到课堂,对理论的讲解不深不透。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堂效果,抛开教学理论体系,把课堂变成“故事会”,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实践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队伍建设中一项紧迫的重大任务,通过教师实践化推进教学的实践化,才能真正把握实践性教学的精髓。
  由国家层面组织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和研修,重点在于提高其准确把握理论本质和精髓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虽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还很难兼顾和强化。因此,每一所高校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化工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化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化和校外实践化两大部分,校内实践化主要是以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为核心,采取校内科研立项的方式,通过专题研究,运用各种科学方法,获取和积累各种实践素材,完成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过程,形成实践化的创新成果。校外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着研究课题深入基层、深入社会进行专题调研,就课程内容中的某些重大问题,写出调研报告;一类是安排骨干教师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内容的具体化,努力形成高质量的教案和高水平的教学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化是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要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化的目标体系并进行有效分解,推进目标管理的项目化,采取校内科研立项的方式,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突出绩效管理,不断推出标志性成果。二是列出教师实践化专项资金,落实生均 20 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制定经费使用办法,为教师实践化提供经费保障。三是把学校的社会服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与教师实践化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实践化基地,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实践化方式,为教师的实践化提供条件保障。四是研究制定教师实践化标准体系,把这一标准体系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测评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教师实践化过程本身的测评和对其教学质量的测评,综合衡量教师实践化水平。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化过程中,要有效地解决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并没有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增长,还不能满足 1 ∶ 400 的最低配置,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科研时间偏少,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倾向于分类管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以教学为主的群体,在业务考核上以教学考核为主,科研考核为辅,以聘期考核为主,年度考核为辅,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他们的科研负担,使他们更加专注教学。但这种做法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变成只能教学不能科研的“教书匠”,没有科研的支撑,教学质量必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缺少科研的教师,是高校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变成“弱势群体”。因此,必须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主要是教学研究,要以自身的实践化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使科学研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化要和学生的实践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师生一体化的实践体系。毋庸讳言,在财力物力相对紧张的条件下,推行教师的实践化,与推进学生的校外实践性教学相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实践化,相反,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践化过程中,还会为学生的实践化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更丰富的形式。教师的实践化以科研立项的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从不同专业挑选大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在科研过程中,教师亲力亲为起核心作用,学生既是教师的科研助手,也是一名受教育者。作为科研助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教师一起从事创造性活动;作为一名受教育者,学生要掌握整个实践化研究项目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经过这样的科研训练,学生可以成为实践性教学的骨干,协助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论是课堂实践教学还是校外社会实践,都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活动,可以把教师实践化的科研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重复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那些来自不同专业充当教师科研助手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他们可以在学生的研究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与总结的过程中,担当领军人物,发挥引领作用。教师要把这些研究性活动的交流和总结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切实抓好,充分吸收学生研究性活动的精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自身实践化的成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苑英科系华北电力大学宣传部部长,郭炜煜系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