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2年第1期» 高教时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超期博士毕业难成普遍问题 博士生淘汰体系待建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1年12月07日 作者:汪 玲

    西南交通大学清理857名“超期博士”,其中2位就读年限长达21年。3年学制的博士为何往往被延长到5~6年,甚至20多年?“超期博士”背后又是怎样的生态?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进一步采访发现,“超期博士”毕业难已成高校中的普遍问题,在川内部分高校,3年学制满后能顺利毕业的博士不足1/3。
  并非个别现象
  专业越热门“超期博士”越多
  从西南交大研究生院公布的数据看,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是该校“超期博士”最多的学院。 2006年及以前入学的未毕业博士生分别有214人、182人、127人、102人及86人。其中,土木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各有1名博士入读21年未毕业。
  据了解,近年来,该校每年博士生招生人数都控制在280~300人左右。上述五个学院都拥有学校王牌博士点,也是博士生招生人数最多、报名最火爆的院系。以土木工程学院为例,该院每年招收博士生40余人,但报名的有上百人。“正因为这些专业火爆,吸引的各种在职人员就越多,超期博士也越多。另外,由于博士生基数更大,毕业时竞争也更大,要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反而更难,毕业也更难。”西南交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说。
  这样的现象在其他高校同样存在。据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蔡尚伟介绍,每年该校热门的传播学方向的博士生录取率都超过10:1。为控制“超期博士”,该校在今年博士生入学时就表明:“超6年未能毕业将取消学籍”。
  一个学院现状
  每年约有2/3是在职读博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张小元表示,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对博士生出口的管理,四川大学近几年也加大了对博硕士毕业答辩的考核力度,每个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需删除学生名字、导师名字,再分别送往临时抽签决定的5位校外专家的手上,让专家进行“盲评”。若5位专家中有一位对论文提出质疑,该毕业论文就无缘答辩。“这个要求很高了,很多学生因此就卡在了毕业上”。
  据介绍,在博士招生时,高校未对学生在职和非在职进行限定,只要学生考入后就拥有学习资格。但事实上,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中,大约有2/3的人都是在职的,主要来源于高校或机关企事业单位,前者是因为高校对教师学历有要求,后者则是来“镀金”的。“而所有博士中,满3年能够毕业的不足1/3,大多数都要5~6年时间才能毕业”。
  一个艰辛个案
  “被迫”读博又被工作家庭“绑架”
  “超期博士”背后有何苦衷?昨日,供职于某研究所的方黎(化名)向成都商报记者道出了自己“夭折”的读博之路。在她看来,读博是“形势所迫”,而“在职博士”这条路,“其实非常艰辛”。
  2004年,25岁的方黎考上了川内某部属高校中文方面的博士。紧接着,方黎有了孩子,职务也升到科级,可繁琐的工作及正在长大的女儿都成了她的牵绊。
  “丈夫经常出差,周一到周五开各种会,完成各种报表、材料,周六、周日则是亲子日。”方黎真正能花在学业上的时间只能靠挤,“有时晚上女儿睡觉了看下书,或周末女儿去了外婆家,也有点时间”。
  方黎说,她所在的单位,做行政也需要学历,“从未来晋升的角度看,没有学历这块砖是走不远的”。但在工作和家庭的“绑架”下,“两三年嗖地就过完了”。到第五年,方黎仍未能完成论文开题。导师当时给她下了最后通牒,方黎才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那个时候整夜睡不着觉,一想着除了毕业论文,要拿学位还要在SCI核心期刊上发几篇论文,头都大了。”方黎说。
  但最终,紧赶慢赶的论文,还是没能达到答辩要求。2010年,方黎因超期被取消学籍。6年多的博士学习、2万多元的学费,就此打了水漂。
  观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高校应完善培养体制建立博士生淘汰体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超期博士”现象是近10年才开始多起来的。一方面,就业竞争加剧,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很多高校即使招行政人员也要求是博士;另一方面,“镀金”心态越来越浓厚,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个“博士”便显得更加体面。
  而高校也乐于招收在职博士,“看重的正是对方的学术资源、官场资源、课题资源、人脉资源。”但客观来说,大批在读博士并未把精力放在学术上,造成博士整体培养质量下降。
  熊丙奇认为,“超期博士”现象不应把原因简单归结为高校招收“在职博士”过多。“人人都应拥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在学习过程中,高校是否有完善的培养体制保证学生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学业,完不成就应被淘汰。如果高校建立起这种体系,不能完成的人自然会减少报考。”熊丙奇说,西南交大等高校清理“超期博士”传递出一个信号,即高校正在规范博士生管理。但他同时表示,作为配套,还期待高校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