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1年第11期» 同行交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华东理工大学推出“七项”实践育人举措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1年09月26日 作者:姚燕燕

    创新型实践育人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以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基础学术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教与学、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塑造大学生意志品质。近几年,我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捧得1次“优胜杯”,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3项银奖。
  学校将创品牌的实践教育项目USRP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15个创新基地活动、各级各类大赛活动联动开展。USRP活动已经连续十一届,每届均有2千多名学生参加,七百余名教师指导,八百多个立项课题,收获近百篇优秀学术论文;15个创新基地,每届有1万3千余名学生参加,3百余名教师指导,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参与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也已初显创新活动的主力迹象。例如2008年立项的20个国家级、50个上海市级、40个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有330余名学生和110名指导教师参加。据统计仅2009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已录用待发表论文26篇,其中有一部分在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申请专利21项,获得各类全国学术类竞赛奖项21项,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与论坛15次,参与项目的学生有117名学生保送到本校或其他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的学生获得成果浓度更高,相当一部分项目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有良好的衔接和结合,据初步统计2008年已结题的110个项目中有14个项目与课程设计相关,12个项目与专业实践结合,28个项目延伸到毕业论文(设计)。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链接,为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学校还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培养。在潘家祯、孙学芹两位老师指导下,廉志鹏、蔡云松、蒋俊飞、费扬四位学生通过思维创新和实验探索,利用了一种铁盐在羧甲基纤维素中絮凝作用以及铁离子的简单变色反应,设计出在水中写出分别呈现红、黄、蓝三色的“化学年”三个字的“水中写字”实验方案,以“实验效果明显,富有吸引力”的优势,在“2011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还创建“构思(Conceive)——策划(Scheme)——模拟(Simulate)——运作(Operate)”四个环节组成的全程创业教育模式,华东理工形成了创业精神培养、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技能训练、创业实践辅导的“一条龙”创业教育机制。近几年,华东理工大学涌现出百位以上大学生创业者,签下上海高校食堂广告经营权的孙绍瑞、缔造“开心农场”神话的郜韶飞、泰坦化学董事长谢应波等等。
 
 职业型实践育人转换角色
  华东理工大学以职场体验的实践教育活动,科学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可以触类旁通解决实践中的未解难题,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可训练大学生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做好“准工作者”的准备,使学业和职业共同发展。
  职业型实践活动包括:各类勤工助学活动、就业见习活动、挂职锻炼等。两年前来自河南洛阳的李锐在勤工助学IT部接任营运经理,对社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她来说面临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和“外行”能否领导“内行”的挑战。刚上任的“经理”从制度建设上着手,把IT部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串成以员工职业发展为主线来修订。例如以前招聘员工没有特殊的要求,现按照IT 部门里的PC组、网络组、应用组为主干线,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相应需求,有的放矢是地进行新员工的挑选、考核和面试,合格录取后即可上岗使用。打破过去先招人再分配、结果有的新员工招进来没合适的工作等尴尬局面。李锐还负责个边干边学的计算机备份工作,以前是先备份到本地,再备份到服务器上。由于徐汇校区计算机比较陈旧,做备份完全是“傻瓜”式的复制,没有技术含金量,安全系数也不高,而奉贤校区的计算机是全新的。李锐建议把徐汇校区的备份做到奉贤校区去,减小服务器的负担,使徐汇校区的服务器有了一定的空间,保障了勤工俭学实业公司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营运,使计算机的备份工作更趋合理。
  华东理工大学在职业型实践方面,多面创新。学校成立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秉承“帮困助学,岗位育人,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理念,设有超市、文印社、报亭、礼品屋、书香苑、网络中心、爱心屋等多种实业,使得学生在岗位上得到历练。每年暑假都组织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今年暑期有55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党员、骨干分赴各区政府、街道、企事业单位参加了上海市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进行“准工作者”的实践锻炼。
  自治型实践育人主体意识
  实践育人过程中,以各类学生组织、学生生活园区、网络社区等为平台,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自治型实践。这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高校各种学生组织;各类网络虚拟社区;学生生活园区等等。
  华东理工大学在自治型实践方面,在奉贤校区创建“四式”模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在奉贤新校区建立家庭式、自治式、身心式和书院式的学生管理模式,成立了“楼管会”等八个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等新的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教育主体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认知型实践育人适应能力
  实践育人的过程是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的过程,是树立的学生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社会技能的过程,是增强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化内涵、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过程,是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能力的过程。
  校团委每年暑假组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社会育人的重头戏。2011年暑期,共组织市级重点团队、校级重点团队、校级团队、院级392支,参与学生5000多,实践地点覆盖了新疆、重庆、云南、吉林、江西、内蒙、广西、山东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另外还重点组织了20支团队共152人,紧密围绕“给力‘十二五’,创新我先行”主题,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实地考察、体验生活中,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感,提高了与社会各阶层的接触、沟通和交流的技能,提升了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宣传教育的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至今举办了11届、特色鲜明的实践品牌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大学生暑期创业实战赛”,它提升了大学生创业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以“生存实践”、“创业实践”、“红色之旅”、“党史宣传”、“践行十二五规划”为主题的实战大赛,在创业指导专家骆守俭教授和相关专家传授创业相关专业知识、创业相关扶持政策以及创业成功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系统培训和指导下,真正为大学生提供一次走出象牙塔、真刀真抢地体验创业环境的良机,也弥补了高校学生创业实战模拟环节相对较弱的不足,使大学生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服务型实践育人奉献“爱”
  华东理工大学多渠道开拓社会资源,以各种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培育大学生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重大国际赛事为背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到世博会“小白菜”,再到世游赛志愿者,只要有我校的学生志愿者,他们都以其“勤奋求实、主动服务”的奉献精神,广受好评。
  学校位学生打造一个“科学商店”的大平台,供学生开展社区科普服务活动。“科学商店”目前重点建设了“资源环境服务部”、“节能技术服务部”、“药物健康服务部”、“计算机网络服务部”、“大众化学服务部”、“投资理财服务部”、“食品营养与安全服务部”、“材料与生活服务部”等8个服务部,几年来开展专题服务活动五十余场,参与服务的学生志愿者达到3000多人次,服务活动的面已经覆盖到上海市的徐汇、奉贤、浦东、闵行、金山等五个区县,受益居民达到5万多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生在服务中体会“爱的奉献”。
  学校长期坚持开展多层次公益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与近十个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建立公益服务活动实践基地20余个。红十字志愿者近1000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3000余名。
  创新型实践育人创新能力
  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以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基础学术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为载体,在教与学、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塑造大学生意志品质。近几年,我校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5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捧得1次“优胜杯”,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3项银奖。
  学校将创品牌的实践教育项目USRP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15个创新基地活动、各级各类大赛活动联动开展。USRP活动已经连续十一届,每届均有2千多名学生参加,七百余名教师指导,八百多个立项课题,收获近百篇优秀学术论文;15个创新基地,每届有1万3千余名学生参加,3百余名教师指导,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参与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也已初显创新活动的主力迹象。例如2008年立项的20个国家级、50个上海市级、40个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有330余名学生和110名指导教师参加。据统计仅2009年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已录用待发表论文26篇,其中有一部分在SCI、EI以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申请专利21项,获得各类全国学术类竞赛奖项21项,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与论坛15次,参与项目的学生有117名学生保送到本校或其他重点高校攻读研究生。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的学生获得成果浓度更高,相当一部分项目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有良好的衔接和结合,据初步统计2008年已结题的110个项目中有14个项目与课程设计相关,12个项目与专业实践结合,28个项目延伸到毕业论文(设计)。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完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链接,为实现有效的知识获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学校还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育培养。在潘家祯、孙学芹两位老师指导下,廉志鹏、蔡云松、蒋俊飞、费扬四位学生通过思维创新和实验探索,利用了一种铁盐在羧甲基纤维素中絮凝作用以及铁离子的简单变色反应,设计出在水中写出分别呈现红、黄、蓝三色的“化学年”三个字的“水中写字”实验方案,以“实验效果明显,富有吸引力”的优势,在“2011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校还创建“构思(Conceive)——策划(Scheme)——模拟(Simulate)——运作(Operate)”四个环节组成的全程创业教育模式,华东理工形成了创业精神培养、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技能训练、创业实践辅导的“一条龙”创业教育机制。近几年,华东理工大学涌现出百位以上大学生创业者,签下上海高校食堂广告经营权的孙绍瑞、缔造“开心农场”神话的郜韶飞、泰坦化学董事长谢应波等等。
  职业型实践育人转换角色
  华东理工大学以职场体验的实践教育活动,科学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可以触类旁通解决实践中的未解难题,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同时可训练大学生工作能力,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做好“准工作者”的准备,使学业和职业共同发展。
  职业型实践活动包括:各类勤工助学活动、就业见习活动、挂职锻炼等。两年前来自河南洛阳的李锐在勤工助学IT部接任营运经理,对社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她来说面临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水平和“外行”能否领导“内行”的挑战。刚上任的“经理”从制度建设上着手,把IT部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激励串成以员工职业发展为主线来修订。例如以前招聘员工没有特殊的要求,现按照IT 部门里的PC组、网络组、应用组为主干线,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相应需求,有的放矢是地进行新员工的挑选、考核和面试,合格录取后即可上岗使用。打破过去先招人再分配、结果有的新员工招进来没合适的工作等尴尬局面。李锐还负责个边干边学的计算机备份工作,以前是先备份到本地,再备份到服务器上。由于徐汇校区计算机比较陈旧,做备份完全是“傻瓜”式的复制,没有技术含金量,安全系数也不高,而奉贤校区的计算机是全新的。李锐建议把徐汇校区的备份做到奉贤校区去,减小服务器的负担,使徐汇校区的服务器有了一定的空间,保障了勤工俭学实业公司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营运,使计算机的备份工作更趋合理。
  华东理工大学在职业型实践方面,多面创新。学校成立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秉承“帮困助学,岗位育人,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理念,设有超市、文印社、报亭、礼品屋、书香苑、网络中心、爱心屋等多种实业,使得学生在岗位上得到历练。每年暑假都组织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今年暑期有55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党员、骨干分赴各区政府、街道、企事业单位参加了上海市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进行“准工作者”的实践锻炼。
  自治型实践育人主体意识
  实践育人过程中,以各类学生组织、学生生活园区、网络社区等为平台,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自治型实践。这类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高校各种学生组织;各类网络虚拟社区;学生生活园区等等。
  华东理工大学在自治型实践方面,在奉贤校区创建“四式”模式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在奉贤新校区建立家庭式、自治式、身心式和书院式的学生管理模式,成立了“楼管会”等八个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等新的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教育主体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