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1年第8期» 高教视点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大学文学教育的误区和希望

来源:《文艺报》 2011年07月20日 作者:梁胜明 杨兴芳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语言艺术,对于人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愉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除了社会上各种媒体的文学传播和接受的一般文学教育外,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文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它除了具有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质的一般教育作用外,还承担着培养文学教学、研究、创作、评论等专门人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文学鉴赏水平和创造能力的任务。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文学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考试科目和考评办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不切实际的模糊观念和不当做法。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但是并未根本改观。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时代和人民对高校文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不适应高校文学教育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来说,现行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一直走的是培养语言文学专家学者的路子,没有培养文学创作人才的自觉意识。实际上除了少部分毕业生通过上研究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社科院所做教学和研究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当了中等学校语文教师之外,还有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宣传、文化干部,新闻媒体、文艺报刊编辑、记者,专业文艺院团编创人员,企事业单位文秘人员等。这些工作岗位和社会上各行业普遍需要能写各类文章,特别需要能创作各类文艺作品的“笔杆子”。但是,中文系或文学院毕业生中真正能摇动笔杆子,会写各类文章特别是会搞创作的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一些文学专业毕业生甚至为毕业和评职称,写一篇毕业论文或几篇学术论文都感到很困难,以至学校里和社会上暗地里出现了买卖论文的行业。此外,不搞文艺创作的人,即使从事文学教学、研究和评论工作,由于没有创作实践经验体会,分析起文学作品来,也总是有些隔膜,像隔靴搔痒、雾中看花一样,抓不到点子上,看不到精微处。因此,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似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的文学教学、研究、创作、评论、编采、文秘、组织、策划、联络、管理等专门人才。至于将来学生能不能成为作家和评论家,那当然还要受多种主客观条件,包括先天的遗传潜能即天资秉赋的制约。但是,大学期间的文学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来说,现行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严重脱节,不重视对学生写作实践,特别是文艺创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除了一年级开设基础写作课,交几篇作文练习,四年级交一篇毕业论文外,其他年级基本上没有写作训练课,全是理论知识课。除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等专业基础必修课外,基本上是以中国文学史为核心,从先秦文学一直讲到当代文学,占了最大多数教学时间。虽然也开历代文选课,但所占比重很小,且多是断代选修课,又与文学理论与文学史互不搭界。这种课程设置极不合理,急需改变。关于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可大大压缩,更多内容放到研究生阶段去学习和研究。一般本科生没有必要用那么多时间精力学习文学史,而应以主要时间精力从事文学作品赏析和写作能力的学习和训练。除了一年级开设基础写作课,掌握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等一般写作的基本技能,练习论叙文、说明文、抒情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一般文体的基本功夫外,二、三年级和四年级第一学期可按五种文学体裁开设诗歌(包括新诗、旧体诗词、歌词等)、散文(包括报告文学和杂文等)、小说(包括短、中、长篇小说)、剧本(包括戏曲、歌剧、话剧、舞剧和影视剧本等)和理论批评等文体的解读赏析和习作训练课,初步掌握积累素材、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创造意象(包括意境)、塑造人物、编织故事、安排结构、运用语言等文艺创作的基本技能。在大学本科四年学习期间,每个毕业生起码要能背诵数百篇(首)古今诗文,熟读数十部各种体裁的中外文学名著,能读懂文言文作品,习作数十篇(首)各种类型的文章和作品。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招收文学创作研究生。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写出具有原创力的文学作品和理论批评文章。
  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来说,现行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文学理论、文学史等教材编写体例基本上是抽象的理论观念先行,再以具体的作品做例证。这种思路是违背人类认识规律和传统教学规律的。又由于当代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阅读的文学作品并不多,教材中所举的作品大部分未读过或不理解,因而无法将理论观点与作品实例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理解与体悟,只能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空洞的理论教条,应对校内外的各种考试。这样既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增加了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等,但基本上还是老师讲、学生听,没有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特别是没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因此,今后的教材编写可否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人类认识规律和传统教学规律,先从具体的文学作品解读入手,再导入抽象的理论观念阐释。我们高兴地看到,北师大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已开始了这种探索。该教材每章均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经典文本阅读,精选两篇古今中外理论大家或作家的理论文章进行详细注释和解读;二、相关问题概说,再对某一类理论问题作出补充性的说明和较系统的阐释。只是所选两篇经典文本都是理论文章, 如能再精选两篇文学作品,共同说明某一理论问题那就更好了。《中国文学史》教材也可采用这种体例编写。可否将《历代作品选》和《中国文学史》两门课合二而一,先讲某一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再讲某一历史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就像上世纪50年代张毕来主编的高中《文学》课本那样。或像上世纪60年代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那样,先讲古汉语文选,再讲古汉语通论。在教学方法上,除了文学理论、文学史等课程中的某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可由老师主讲外,作品赏析课可采用老师出题设问、学生发言讨论、老师点评总结等方法;写作实践课可抽一定时间到社会生活中参观访问、调查采风,再拟一些题目进行一定题材和一定体裁的写作练习,还可请一些作家、评论家来学校谈创作经验或做学术报告。
  从考试科目和考评办法来说,现行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对学生主要是考知识而不是考能力,只考老师教过的课本上的内容,而不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创作水平的能力。这不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今后对学生学业的考试和考查,既可用统一出题的试卷,测验学生对基本理论概念、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可由学生自由命题,就某一理论问题或文学作品写出小型论文,或就某种文学题材和体裁写出小型作品,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毕业时既可写毕业论文,也可以搞毕业创作。对教师的年终考核和升职考评,既要评教学、评科研,也可评创作。可否在教师中大力提倡搞创作,教各种课的教师都可至少熟悉或精通一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并担任一种文学体裁的写作辅导或作业批改工作。
  就教师情况和学生实际来说,现在高校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教授,包括博士生导师在内,绝大多数只搞理论不搞创作,当然也就培养不出既懂理论又会创作的学生,因而形成整个文学界创作人才与评论人才结构比例失调,而且这两部分人缺乏密切联系与融洽沟通,甚至互不服气与彼此蔑视,极不利于文艺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我们应该培养一支作家型的学者或学者型的作家来当教授,像当年的鲁迅、闻一多、朱自清、叶圣陶、老舍、沈从文、钱锺书等一样,以适应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创办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由于有周扬、何其芳、周立波、张松如等一批作家、评论家当领导和教师,又坚持“小鲁艺”与“大鲁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创作并重的办学方针,因而培养出了以贺敬之、陈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我们可否继承和发扬“鲁艺”与“兰艺”文学系的办学理念和经验,来改革和发展我们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