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0年第1期» 华电专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文化濡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

来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日期:2010-1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在国家竞争、民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等方面文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可是不容回避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在不断加剧,这势必会引起社会、个人文化模式的变化和微调,即“濡化现象”(是文化对个体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人们不可能总是清晰地意识到这一过程,彻底被“濡化”的人也很少意识到在塑造他们行为的过程中,文化所扮演的角色。)基于文化濡化的背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契约导引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一、文化濡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文化濡化引起大学生角色认知的冲突
  文化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它为人们的认知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图式,从而使人们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人就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范式来认识这个世界的。然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对于同一个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大学生处于传统和现代并行的时期,与此相对应,他们的行为也受到双重价值标准的支配。传统的道德教化使其认识到自己在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所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职责,但当前异质文化高扬个性的本性和市场经济的大潮又赋予其利益主体的角色以及追求自身利益的诉求。大学生个体现实生活中承担角色的利益化同社会主导文化所赋予大学生角色的职责化之间的冲突就必然显现出来,从而使大学生在灵魂深处经常感受到矛盾和迷惘,在角色的认知上产生困顿的心理。
  
2.文化濡化引起大学生行为目标的转向
  “文化的碰撞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的碰撞,文化的沟通如果说是有意义的,恰恰就在于它有一种价值观念的交流和共享”。经济全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濡化,势必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利益观、人性观和角色观的培育过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很典型的社会理想至上的社会,中国大学生传统的行为目标是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高度重合与统一。强调个体的自我价值和个人权利的西方文化的到来,使得这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传统的行为目标开始出现转向。今天的大学校园,大学生群体在强调社会理想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自身理想的实现,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开始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和思考的重点。与此同时,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也开始强势上升。这种新旧思想、文化观念的碰撞和冲突,如果不注意疏导极容易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乏归属感,产生离心意识。
  3.文化震荡引起大学生人格取向的多元
  英克尔斯在《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一文中说:“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最结合实际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似乎莫过于解释人们从具有传统的人格转变成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在大学生从传统人格向具有现代精神的和谐人格的转变过程中,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它是塑造精神和灵魂的工具,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人格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其实就是文化的产物。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濡化,给大学生固有的价值观念、道德精神、文化心理结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其陷于竞争与合作,独立与共处,承继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科学与人文,智商与情商的选择境地中,从而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文化上的“混血儿”也就应运而生了,出现了依附性甚至是反社会性人格。没有和谐的人格和谐教育就成了痴人说梦,这应该引起所有教育者的关注。
  二、文化濡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契约的管理方略
  文化濡化对大学生的行为取向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自身的认识产生了矛盾和困惑。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必有其认知根源,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往往来源于不健康的认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需要调整,必须加强心理的引导和疏通。当我们对这样一个问题进行思考、整合时,心理契约的管理方略渐入视野。
  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概念,它反映员工和组织之间在雇佣关系中彼此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蕴含着双方彼此之间对于相互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认知。我们把这个理念引申到大学生心理教育层面,“心理契约”管理就是融摄了相互真诚、平等、公正、宽容、勤勉等一系列互惠互利的心理期望的管理;它是建立在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以及友好关系基础上的管理。它与规章制度形成互补,可以使大学生保持期望张力,激发进取动机。这种无形的“心理契约”管理较之于有形的“经济契约”管理更能影响和决定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结果。
  1.人本化管理———明确“以生为本”的理念
  “以生为本”是现代大学精神的精髓。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质就是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在学校与教师、学生的理性交往及心理契约的基础上,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放在首位,实现治理方式的转变;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理念,实现权力关系的重构,从而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增强校园凝聚力,和谐校园管理。
  人本化管理也是一种情感管理、温情管理。人的认知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成员对组织的感情直接影响着心理契约的稳定。大学生心理契约不同于其他契约,可以不重视物质交易,但不能忽视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所以,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不宜做长官,而应是一个有头脑的服务生的角色。我们不能把学生视为填充各种美德品格的袋子,不能只按管理者的意志和观念去规范和约束大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应适时适地引导学生,最大效能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让管理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2.愿景式管理———明确“期望相融”的理念
  大学生“心理契约”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指高校学生管理中,学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中存在一系列的彼此期待的主观愿望,是学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期望的集合。这种期望或者说是愿景是心理契约教育的首要内容。在管理中,共同的愿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希望,并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使得全体成员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为组织奉献的精神;它是情感交流中的理性思考,是情感、认同与努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更强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心理契约不仅有期望的性质,更重要的还要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期望相融,这是构建心理契约的起点。但期望往往是主观的、内隐的、非正式的和不确定的心理需求,为了实现相互之间期望的最佳耦合,高校招生之际,特别是进行招生宣传时,应最大限度地使这种需求明确化。高校应明确表示自身的教育目标、组织立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者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对学校的目前状况和发展前景作实事求是的全方位的展示和描述,不能是报喜不报忧。与此同时,在了解学生的成绩、志向和原学校评价之外,还应了解其潜在的专业期望和学习兴趣,以实现个人与专业、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匹配,建立公平、合理的心理契约。只有签订“心灵的契约”,学校和大学生之间才不会出现较大的期望落差。而且这种契约越公开、越具体,今后它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它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因为感到自己的成长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尊重,他们就会愿意并继续在这个组织中成长,也乐于向其他同学宣传他们在组织中的经历和收获,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而老成员的经历和收获也就成为了新成员的期望,成为了组织和新成员订立心理契约的基础。这种传、帮、带的期望相融的运行机制不仅为学生组织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学校管理的有序以及和谐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3.参与式管理———明确“双向沟通”的理念
  和谐校园的主旨定位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扩大大学生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其思想和才华是这一主旨的要义。参与式管理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使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决策过程中提供更多和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高高校管理绩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大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调整和维护自己的心理契约,提高心理承受力,消除许多不必要的心理矛盾,从而大大降低高校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的运营,使其获得必要的群体基础。
  高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体,它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可预见的因素在发生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打破高校与大学生之间通过人本化和愿景式管理业已形成的心理契约。面对这种情况,两者必须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及时有效的沟通在“心理契约”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沟通相互交流意见,统一思想认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体验,维持学生与学校的良性互动,削减和消除不可预见因素对已有心理契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化解学生对高校的各种不利猜测,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沟通还是一种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彼此走进各自的精神世界,在相遇中创生着关爱与和谐,在相遇中感动着彼此,接受着彼此。
  4.激励式管理———明确“互信尊重”的理念
  在文化濡化背景下,大学生的角色认知,目标行为和人格取向多元,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离心力。在这些挑战中,教育管理者尤应从人力资本“能动性”这一特征出发,以激励为切入点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契约,使其明白什么是学校所期望的,什么是学校所不提倡的。由于大学生心理契约主要是关系型而非交易型,大学生在内在需要上更侧重于精神满足和情感关怀而非物质获得,只有尽可能从情感投入和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实施激励措施,才更利于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生层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和尊重。
  诚信是“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中双方相互关系建立的过程。信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前提,是所有契约的基础,如果彼此缺乏诚信就会无所期待,“心理契约”也就不可建立。学生对学校信任了,对学校的管理者信任了,学生才会有归属感、认同感,才会以积极热情主动的态度接受学校的管理,参与学校的管理。因为大学生存在着逻辑思维能力迅猛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这种信任建构的前提是尊重。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曾提出,人的各种需求可以从纵向区分为依次递升的五个层次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尊重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和渴望。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以平等的身份,对每一个学生都赋予真心的师爱。通过情感关系的亲和力,寓理性教育于情感教育之中,把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移入学生的心田,并升华为学生的内在需求。
  5.透明式管理———明确“公平公正”的理念
  心理契约研究表明,高校管理者对学生管理、交往的公平和公正是维护和发展两者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取决于他们自己得到了什么,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看到别人得到了什么。人们总是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体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的平衡。平衡感直接与公平感相联系,而公平感又是保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交流通畅和管理顺畅的平台。在与学生建立心理契约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将公平、公正放在首位,杜绝个人专断和暗箱操作,才能使“象牙塔”变成“玻璃屋”,才能使心理契约管理进一步推进,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管理、配合管理、参与管理、创新管理。
  6.预警式管理———明确“预则立”的理念
  高校作为社会的细胞,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预料之外的危机事件。美国危机处理专家菲克将危机应变预案比喻为“手电筒”,喻指危机应变预案如同“手电筒”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处理危机事件。这种思想与我们民族古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暗合。事件的突发性、紧急性和不确定性会使原已在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的心理契约受到破坏,如果我们在心理契约的建立过程中配套进行信息监测系统和自我诊断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就可以在危机事件发生前捕捉危机征兆,从而保证多角度、全方位对学校管理进行检查、剖析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进一步夯实心理契约的基础,巩固心理契约的平台,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消除发生高校危机事件的诱因。(孙芳,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张金辉,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