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电聚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华北电力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工作纪实

来源:华电新闻网  日期:2006-12-07

              让创新植根实践沃土
     
——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工作纪实
  近年来,我校坚持“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理念,始终把高质量本科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在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以造就创新型人才为支点,确立了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三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承担“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国家级教改项目的探索研究,不断强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构建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三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受到全校师生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得到教育部肯定,《光明日报》、《科学时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角度报道和宣传了这一改革成果。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校本科生获国家级大学生竞赛奖152项,国际奖5项;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较大科技工程项目58项,创产值600余万元;本科生撰写的科技论文200余篇,其中有39篇高水平科技论文在科技类核心期刊和公开刊物上发表。我校本科毕业生以“基础知识牢、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在全国重点高校中名列前茅。以学生为本、以实践为重、以特色为魂,大力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使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走出了一条凸现电力特色的成功之路。
  改进课程设置——坚持特色专业教育 拓展创新培养规划
  与很多高校提出淡化专业教育、实施通才教育有所不同,我校按照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自身办学特色,“立足电力,面向社会”,构建了“合格+拓展”多样化培养模式,把打好坚实宽厚的基础、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准则和衡量标准,大力培育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三能”人才,全方位、多侧面、个性化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从教育一元质量管理走向教育多元质量管理。
  “一专才能更好地多能。”学校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学,就学生整体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而言,首先要保证学生达到“合格”要求,在达到毕业生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施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等提升拓展培养计划,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社会需要等,“自我设计”成才方案,选择“个性化”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优势,全面展现个人的天赋和个性,鼓励学生在符合基本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形成特色和特长,鼓励学生在某些能力上有特殊的发展和创新,学校用一种开放的、柔性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此,学校全面改进课程设置,提出“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突出能力,强化特色”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突出“电力特色”专业教育思想,构建了以“平台+模块”(1+2+N)为结构特色的课程体系,即由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技术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三个不同层次构成,相互联系、逐层递进。
  新课程设置按一级学科(学科门类)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包括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课,政治理论、法律、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按二级学科(专业类)构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工程技术基础平台,包括电工、电子技术等;设置若干个(N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选择。如:将《高等数学》分为A(提高班,高难度)、J(教改班,高难度)、B(普通班,理工类)、C(普通班,管理类)等模块;将“电工技术”分为“电路”(强电)、“电路分析基础”(弱电)、“电工学”(非电)等供学生选择。“平台” 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体现专业不同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原则。全校共计在30多个课程组设置了多层次课程模块。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在大力强化电力专业教育特色的同时,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扩展。对有明显电力特色的电力、动力、集控等专业,进一步保持并加强了行业特色,确立了主要为电力行业服务的方向;对具有一定电力特色的自动化、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除保持其电力特色外,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对电力特色不明显或不具有电力特色的计算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加大了拓宽专业的力度,开设出电力生产、电力输送、电力管理等公共选修课程,在体现电力大学特色的同时,也广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密切相关的工商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加强了外语、双语教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设置了“电力市场方向”、“发、供电管理方向”等,增加了电力行业培养特色。英语专业在创办独树一帜的电力英语的基础上,着眼电力系统改革与国际化、市场化接轨的形势,积极发展财经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方向。
  学校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专业选课,攻读辅修专业、辅修学位和第二学位,努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学习特别突出的学生实行特殊培养,创新方法,凝炼方向,为其成为某一领域创新人才打好基础。学校除设置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外,在必修课中也赋予了选修机制,形成了纵向整体优化,横向分层次、按模块的课程设置方式。全校所有课程均实行“课堂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据统计,每年都有10%以上的学生取得辅修证书和辅修学位,申请攻读辅修专业的学生比率达到35%以上。目前,在校本科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已形成浓厚风气。
  强化实践环节——构筑实践教学“模块” 建立创新教育基地
  按照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三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和多层次需求,学校采取多项积极措施,大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努力增强学生创新实践的激情和意识。学校不仅在各专业中增加了新技术、新成果课程,而且在主干专业方面构建并形成了 “四模块”为框架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还投以巨资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强化5个示范性、开放式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给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场所,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在主干专业方面构建的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教学、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四模块”,坚持了“四个突出”,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特色标志。一是在基本实验教学模块中,改革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突出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与设计性;二是在校内工程实践模块中,改革金工、电工等传统的单纯操作式的实习内容,增加设计、工艺、制造等30多个系列的设计性试验项目,突出工程实践的设计性与创新性;三是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中,利用校董事会组织体制,在校外建立20多个实习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四是在仿真教学模块中,集中建立全国最大的火电机组、核电机组、电网调度等仿真系统,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实验与实践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使仿真教学成为学校实践教学中特色最为鲜明的亮点。
  2005年,学校下决心投资创建“工程训练中心”,并通过加强原有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AD)、电工、仿真与控制、物理、数学等5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等举措,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电子设计自动化(EAD)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建立了较大规模的EAD实验教学环境,既可供工  科专业学生进行电子设计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又可作为学生开展电子设计竞赛和科技活动的实践基地,近年来学生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电工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利用校董事会单位捐赠的大批设备和自购设备,建成了能够开展“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系列设计性实验”、“机电拖动与控制系列设计性实验”等30多个系列的设计性实验平台,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工程实践提供“点菜”式服务。每年都有相关年级10%左右的学生在基地自主进行工程实践。
  在仿真与控制创新实践基地,学校依托工业控制与仿真实验室(部级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创新基地,拥有包括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和电力系统仿真与电网调度系统在内的仿真与控制系统,是一个体现现代化仿真技术在实验和工程实践教学中应用的综合仿真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接近生产现实的实践环境。该基地结合本科生的特点,拟定了两类创新研究和实践项目,供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活动。
  在物理创新实践基地,学校建立了物理现象探索研究厅和创新、制作活动室,主要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从有趣的物理实验着手,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从对物理现象的探索研究开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索方法;从物理教学仪器研制到生活中的小制作,引导学生学习科技创新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目前,该基地受益学生已达近万人次,共开发出57项与生活、科技密切相联的实验项目,完成教学仪器及科技作品100余件,有的成果被全国多所学校采用。
  在数学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自行开发了高等数学、数值分析等实验系统,建立了局域网络体系,确定了涵盖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和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方向,成为学生进行数学研究和开展数学建模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在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为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参与创新实践基地的活动,学校建立健全了创新基地及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一是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实验室面向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爱好自主申请到基地进行工程实践和创新活动。二是开设一系列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项目,供学生进行“点菜”式地选做。教学计划外的实验项目,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指导的教学模式。学生既可通过实验室设立的自选实验课题进行创新设计,也可通过学生自行拟定科技活动课题或参加各实验室设计类竞赛课题等,到相应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三是对教学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实验项目,采取预约等办法,保证学生实验任务完成。学校在连续几年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五大创新实践基地仍能保证一人或多组创新实验活动的开展。2003年,学校被团中央授予 “青年科技创新教育基地”称号。2005年学校电子技术实验室因“受益面广、示范效果明显” 而入选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完善考试考评——实行综合全程模式 支持课外创新活动
  为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探求创新型教育方法,近几年学校对本科生采取了多样化考核评价方法,在三分之一的课程中成功地探索出各自相适应的“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
  全程考试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对理论性强的基础类课程如大学物理等,采取半开卷考试方式,实施教考分开;二是对专业基础类课程,除基本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外,其他则紧密结合课程发展方向,拟定一部分探讨性、研究性课题,采用小论文、大作业等方式考核,特别加强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对专业类课程,采用项目设计、案例分析、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等方式,注重对学生专业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和考查,着力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工程设计、文献资料使用、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四是对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类课程,采用专题研究论文、社会实践活动论文、课堂专题研讨、答辩或辩论方式进行考核,积极培养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正确观察、分析、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五是对各类实验课和实践环节课程,增加设计性实验,把学生每个试验的预习情况、现场操作情况等都记录成绩,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工作全程负责能力的培养训练。
  新的学习考试考评方法,把学生创新发展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进取的浓厚兴趣,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受到开课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与此同时,学校在总结97年以来实行学分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弹性、灵活、自主的“全面学分制”管理,支持创新人才的培养。按照规定,赋予了学生5大自主权:“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修业年限、自主选择主讲教师、自主选择转学专业、自主选择辅修第二专业”。学校尊重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权利,学生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或因创新实践及其他原因延长学习期限,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有关专业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电厂仿真”、“大电网调度”以及IT类认证证书、会计类资格证书、大学英语六级和专业英语八级证书等,取得相应学分,拓展创新基础。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为培育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活动,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创新学分、技能学分和能力素质学分等,对参加艺术团和运动队的学生也都实行创新等学分制管理,努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和多元成长环境。“课外能力”、“素质学分” 已经成为学校免试推荐研究生、评优、颁发奖学金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凡在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中有科技成果、科技发明专利以及在发表科技论文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校坚持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对创新和发展能力强的优秀生,学校加大了转专业工作力度,每年有10%的优秀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转入电力人才市场急需、发展前景广阔的热动、集控、自动化等热门专业学习。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建立校外科技实践基地和举办“挑战杯”、“创新杯”、“科技文化节”、“英语节”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能力。每年都有60%以上的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校内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呈现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规模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大学生课外创新行动计划”成为本科生开展创新活动的首选。该计划包括科学研究训练计划、工程实践训练计划、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实施创新行动计划,有一批优秀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研课题;一批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在校内外实践基地完成了工程实践训练;有相当一批学生参与了国家级、省级、校级各类创新性的竞赛活动。学校将第二课堂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以及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全面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
  蓬勃发展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近三届的全国“挑战杯”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在近两届国际数学建摸竞赛中,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2003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1个国家级二等奖;在“挑战杯”首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2001年获得社科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近三年来,学生课外创新共完成了200余项科技项目,其中有80余项(次)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奖。
  在学生科技社团中,由全校计算机爱好者组成的“计算机梦想技术工作组”,成立4年多来,除承担了维护学校网站的任务外,还自主完成20多项校内外技术项目的设计工作,并成功开发30余个网站,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物理实践创新基地研制成功的多种具有电力特色的“飞人”模型,从2004年10月“全国首届无动力高台飞行大赛”开始,连续三次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这项赛事,折桂夺冠,获得多项大奖。2006年11月3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2006年第三届中国人力飞行大赛在珠海圆明新园公园举行。我校本科生在优秀教师指导下,利用整整一个暑假时间,成功制作的“华电战鹰”、“莱特兄弟华电号”、“五福冲天”、“华电大眼睛”、“华电飞鱼展翅”、“华电先风号”六个参赛飞行器,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和创新、优胜、组织等7项大奖。其中,“华电战鹰”,凭借高超的设计和稳定的发挥,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连续飞行25米,一举夺得大赛冠军,并且它还超出前两届比赛最远飞行15米距离10米,创造出新的历史纪录。获二等奖的“莱特兄弟华电号”,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良好的飞行性能,被央视新闻频道指定为现场直播“第一飞”。
  2004年,在首届“中国国际青少年英语大赛”中,电气工程学院四年级学生靳洋获得大奖,并于当年11月4日代表中国、代表华电、代表具有最高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赴英国参观访问,之后被清华大学破格直接录取为研究生。靳洋作为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标兵”和“河北省三好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一名本科生,他只是华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之一。
  随机采访这些获奖个人和团队,他们一致回答,成功秘诀全得益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给予他们创新的激情、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
  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建设一支育人为本、注重创新的教师队伍是进一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凸显创新人才培养地位,学校规定教师指导学生取得的竞赛成果与教师个人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对在统考项目取得突出成绩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重奖。学校在实施教师“青蓝计划”、开展“教学十佳青年教师”评选中,都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重要指标,通过支持本科生科技创新文化活动,在教师中形成了鼓励学生创新的良好氛围。学校选拔1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英语强化培训,将20余名优秀教师派往国外学习,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教师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素质。博导、教授亲自走上讲台为本科学生讲授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达到80%,有的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直接参与本科生的学习指导和培养,言传身教,用学识和人格锻造了优良创新学风。特聘教授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所开设的许多新课程都是该领域的前沿知识,由此也促进了创新人才培养,推进了学校创新能力建设,深受本科学生好评。
  近几年,学校还投入200多万元教学研究基金,资助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学校共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35项,校级教改项目133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市)级教学成果奖22项,另有2项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有近20多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11本教材列入省、市级高等教育精品(规划)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经过集成和整合,通过4年一次的教学计划修订,被很好地落实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教育创新,全面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跃升。(苑英科 冯满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