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2年第2期» 高教视点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现代大学该如何追求卓越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2年01月16日 作者:林新宏

    古往今来,卓越一直是读书人和知识界的向往与追求,也是作为学术殿堂和人才摇篮的现代大学的目标和理想。不少大学把追求卓越确立为自己的精神和理念。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都曾就如何追求卓越专门发表文章。曾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德国2005年正式通过德国大学建设“卓越计划”。在台湾,“追求卓越”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高教政策之一。在我国大陆近年来更是“几乎每所大学的校长,都在谈追求卓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卓越呢?
  欲求卓越,必尚精神
  卓越作为人们的一种向往与追求,首先在于思想和精神的崇高与远大。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大学的灵魂是追求卓越,大学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追求卓越。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教授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对于不同的学院来说,卓越意味着不同的含义。比如以本科生教学为主的学院,就应该把本科教学做到卓越;研究型大学、培养职业人才的大学卓越的含义都不相同。一所大学是否卓越,最主要的不是看它的物质的成果,而是看它的精神和思想。精神是大学的灵魂,立校的根本。
  美国是当代公认的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它所拥有的一流大学的数量,为世界之最,这些大学无疑是卓越的。然而它们的卓越,首先不在于物质的成果,而在于它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于它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文化,一直领先和引领着世界的潮流。有学者认为,美国所以能保持这种领先优势,是他们从“思想王国”、现代大学的发祥地德国继承了洪堡思想,1900年前的一万名赴德的美国留学生把洪堡大学的思想带回了美国,奠定了1930年代后美国取代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思想和人才基础,从而成就了美国大学的卓越,以至至今美国顶尖大学的代表人物仍然承认是洪堡思想和学术的继承人。
  欲求卓越,必养道德
  《周易•坤》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和卓越与否密切相关。
  刚刚去世不久的吴阶平院士,德艺双馨,一生救死扶伤,博施济众;拯厄除难,功济于时;著书立说,言得其要;微言大义,理足可传。吴阶平教授的卓越,有着崇高的道德基石和伟大的人格基础。日本作家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道德是一切的根本,社会上的任何事业,若不依靠道德就不会成功。如果有了道德修养,则将无往而不利。所以道德是不可不教,不可不学的。”
  人无德不立。缺少道德的滋养,个体的心灵无处安顿,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必然会偏离方向。个人如此,群体亦然,一所大学也是如此。校园里有许多道德高尚、品行端庄的教师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良好的风尚,强大的气场,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引导着广大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言行。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凝聚人心的巨大能量,是大学走上卓越的基础。
  欲求卓越,必修学识
  中国古代早就把高深的学识和敏捷的才思当做卓越的重要内容,苏东坡《答李翊书》说:“惠示古赋近诗,词气卓越,意趣不凡,甚可喜也。”古人甚至认为,好的诗词歌赋,道德文章,脍炙人口,流芳千古,即为卓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察验真理。察验真理是对知识、学问的不懈探求和实践检验。对于大学来说,这里所说的学识,不单是指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学问,而且包括对知识的向往,对真理的热爱和探求,以及为探求真理,研究学问而营造的学术自由、人格独立的环境和氛围。
  早在两千多年前,齐桓公田午就在国都临淄创办了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学府的“稷下学宫”,广纳贤才,广开言路。齐国统治者对这些学者礼遇有加,不少人被封为“上大夫”,“受上大夫之禄”,而且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无官守,无言责”,真正做到学术自由,思想开放,人格独立。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下,稷下学宫成为学术的殿堂、思想的圣地,走出了像孟子、荀子、邹衍、田骈、季真、彭蒙、鲁仲连、邹爽等一大批学问家、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和纵横家。
  稷下学宫的卓越,在于当时齐国统治者为广大学者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条件。一个人只有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和研究,才能出思想,出成果;一所大学如果有许多人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就能更好地创新思想,更多地出学术成果,成就卓越。作为大学的办学者,不是给大学各学院、各教授下达“卓越”的目标,而是应该为他们营造宽松独立的环境,保证他们的教育自主权,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让他们能乐于教育和研究。
  欲求卓越,必重创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在创新中发展和进步。《礼记•大学》中就说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也就没有生命的持续和生物的进化,生命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英国学者约•斯•穆勒说得好:“现在的一切美好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漫长过程,处处充满创新,也需要创新,所以鲁迅说:“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
  大学是思想的圣地,学术的殿堂,是传承人类文明,创立先进文化的基地。大学的性质、使命和担当都要求自身必须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离开了创新,大学就谈不上卓越。稷下学宫之所以卓越,在于它的许多创新,如组织上是一种创新,它既是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在制度上是一种创新,它既可以让学宫成员拥有相应的爵位而食官之禄,又可让他们不议国事,潜心学术。至于其思想和学术成果上的创新就更多,如荀子等人关于认识论、人性论、政治理论、天人关系等方面的诸多学说和关于“礼法结合”的政治思想等等,都是创新的学说和成果。
  哈佛大学的卓越之所以为世界公认,最重要也在于它的创新品格、创新内涵和创新精神,在于它的40多位诺贝尔奖和30多位普利策奖得主为世界所提供的创新成果。有创新才能有卓越,所以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欲求卓越,必彰特色
  卓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众不同。这种与众不同,就是特色。约翰•汉尼斯说:“我们要承认卓越是有限的,大学不可能在所有方面,每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要找到重点……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做到世界一流。”
  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证明,正是某些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了他们的品牌和实力,成就了他们的卓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只有4000多名学生,教学和研究人员只有400多人,却有31人获得32项诺贝尔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校生不过7000多人,其特色是最优的本科教育,最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从而培养出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因创办工业园,与地方公司合作兴办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从而造就了大学的一流和卓越。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理念与特色一是“平权”,保障黑人权利,二是促进学科交叉,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出色。国内的华中科技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调整学科战略布局,加强了人文学科,以前瞻性的眼光发展了一批优势特色学科,成为一所从理工科大学走上综合性大学并具有显著人文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欲求卓越,必有坚守
  这里所说的坚守,是坚持、守卫,保持、遵守的意思。
  苏武身陷匈奴牧羊19年,坚守的是一份节操;诸葛亮躬耕陇亩,坚守的是一份希望;陶渊明东篱采菊,坚守的是一份高雅;李太白醉酒放歌,坚守的是一份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的是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坚守的是一份朴素心灵和平民情感;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甘愿受死,坚守的是执著的理想和信念。坚守是走上成功走近卓越的桥梁和大道。
  现代大学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坚守,在内涵上固然有所不同,但是其意义却是相同的:欲求卓越,必有坚守;长期坚守,必成卓越。
  大学坚守的内容很多,最基本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集体对既定目标的坚守。而这种目标必须是现实的、客观的,是符合实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现阶段中国的大学有2300多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90多所,处于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只有30多所,真正受到国内外瞩目的知名大学也就只有几所。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本科院校和层次较低的高职院校、独立学院,承担着大量为国家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如果说,那些知名的高层次的大学所取得的顶级成果是卓越的,那么不可否认的是,那些层次较低但始终不渝地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使命并努力做到最好的状态,同样是一种卓越。
  二是教职员工对岗位职责的坚守。不久前,中山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颁发“卓越服务奖”。该奖项的获奖标准只有一个:工作年限,只要在校连续服务达45年,且在人事记录上没有瑕疵,都可获得这项荣誉,无论你是专家教授、普通职员还是后勤人员。中山大学领导认为,卓越固然有出类拔萃,超乎常人,作出突出贡献之意,但是忠于职守,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毅力追求和奋斗的过程,同样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卓越。
  在一所大学里,能够脱颖而出,取得重大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只能长期地默默无闻。这种努力和坚守,无疑是一种更广义更高层次的卓越。因为这种努力和坚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所能解释和企及的,它代表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和境界。一所大学,如果有许许多多富有这种精神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自觉地努力和坚守,就构成这所大学的独特的精神和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实现大学共同使命和共同理想的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现代大学追求卓越,必须深刻完整地认识和理解卓越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从而理性地追求并不断地走近卓越,成就卓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