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1年第9期» 同行交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人才培养改革:冲在实践最前沿

来源:《光明日报》 2011年08月24日 作者:李 可 谢天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这所刚刚度过55岁生日的“老牌”新闻学院,再一次面对时代给出的问卷,启动了新闻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形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新优势。日前记者来到人大对新闻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调查。 
  跨媒体 项目组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自行写出一份产品策划书,自行联系相关媒体作为产品投放平台,带着下一级学生成立项目组,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09级跨媒体课程“骨干计划”的课程作业。
  这些仅仅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被学院的课程改革推向了实践的前沿。课堂与业界的距离被迅速拉近。“跨媒体”,成为他们必须掌握的技能。除了开设专门的跨媒体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外,新闻学院也将课堂作进一步的延伸,力图实现课程和实践的无缝对接,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
  苏璇是新闻学院“骨干计划”30名学生中的一员。本学期开始以来,他们先后去到“点点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优酷网”参观。这还不够,学院还希望他们积极参与到今年暑期学院主办的媒介论坛上来,并把握各种机会与媒体精英们进行采访交流。“我们都知道应该‘跨媒体’,但是这条路具体要怎么走,我们在和学院一起探索。”苏璇坦言现在的感觉就好像“摸着石头过河”,好在前进的方向已经确定,那就是成为全媒体记者,适应媒介融合时代要求。
  除了开设专门的跨媒体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外,新闻学院也将课堂作进一步的延伸,力图实现课程和实践的无缝对接,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
  事实上,新闻学院借助自己的“接力传媒集团”,也让学生在课余进行了大量的校内新闻实践活动。“接力传媒”包括学院的《新闻周报》和“新周网”,“新周网”除了刊载《新闻周报》的内容外,还用电子杂志、视频和网络专题的形式呈现校内校外各色新闻,已然成为媒介融合的一个实验平台,正如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所说,学院积极挖掘各种资源,将新闻专业教育的课堂学习与新闻实际运作有机结合。
  宽口径 厚基础 打破学科壁垒育人才
  从2009年开始,“媒介融合”搅动了整个新闻学院。“跨媒体实验”课程的设立,是新闻学院对媒介融合这一大趋势交出的一份答卷:对学生的媒体实验进行指导和管理,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将每一个学生媒体的业务成果纳入课堂教学的点评指导范围。这一改革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教改立项,次年又得到北京市教改立项。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最具创新性的是“专业课程包”的设立。
  而“专业课程包”实际就是“专业课程群”,包括新闻学、新闻摄影、数字新闻、广告、学术类等8个,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选修课”选择;学院要求学生所选的专业选修课程至少应来自于本专业方向以外的3个课程包,这也就意味专业壁垒被淡化,学生的选择自由度大大增强。
  在媒介融合时代,变革新闻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倪宁副院长指出,“在新技术兴起、媒介融合的态势下,新闻传播的专业教育也应当在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加强培养。比如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调整等等,都要为如何能够融合知识、融合技能服务,力求能够让学生在新闻传播领域多一些选择,使学生在一个主体专业下面实现‘多能’。”
  导师制 双学位 2011级新生先体验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新闻学院专门召开了本科课程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这次会议落实了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各学院的开展。对于新闻学院来说,这一制度的获益者将是2011级的本科新生——从入学开始他们就将获得自己的导师并接受指导。
  据倪宁介绍,新闻学院早在八十年代就曾设立过本科生导师制度,当时在人大开创了先河。而这一次,新闻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在新生入学时,根据比例由教务科对口分配老师,导师和学生之间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沟通。学院希望每一名教师都承担起这个义务,对新生的选课、人生规划等做出辅导。
  “可以肯定地是,为了迎接新形势的挑战,新闻院校的教学改革还将继续。为了培养时代需求的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新闻教育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也是时代发展赋予新闻院校的责任和任务。”倪宁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