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1年第5期» 同行交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纪实

来源:《东北大学报》 2011年05月09日 作者:刘颖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所现代大学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东北大学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确立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标准,并将其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元化、国际化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搭建创新平台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程化

  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北大学一直以来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立足点和永恒使命,建立了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学生创新专属平台,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程化。

  近年来,东北大学始终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原则,实行多种培养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主要有:

  因材施教,组建学硕博连读班,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的新生入学后,通过考试选拔,组建学硕博连读班(尖子生班)。该班单独组班上课,选派优秀教师任教,实行双语教学。高年级进入教师课题组,实施导师制。经过考核合格,免试推荐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主辅修和双学位制,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辅修第二个专业。学校为同学开设了多种热门专业供学生选修。经考核成绩合格发东北大学辅修专业证书。

  实行优秀新生奖学金制。为鼓励优秀新生刻苦学习,早日成才,东北大学对中学阶段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设立优秀新生入学奖学金。同时,学校还设立多种奖学金,鼓励学生成长成才。

  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每年免试推研比例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5%左右,其中部分学生被推荐到外校攻读硕士学位。

  能力是知识的转化形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创新型人才的要素之一。为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东北大学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努力建立创新体系,在完成了基于宽口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专业平台课的构建后,着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按照优化、整合、共享的原则,将原有的67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合并组建了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实验中心、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测试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等13个实验教学中心和教学基地。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按实验、设计实践、工程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四大模块重建实践教学体系,对原有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使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达到80%以上。

  研究是一切创新的母机,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更要突破教育体制的封闭结构,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研究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研究性质,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激发研究问题的兴趣,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东北大学让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并将5%的专业选修课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放在研究所完成,进行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工程训练和科研训练,加强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项改革从内涵上提高了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改变了教师科研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割裂的倾向,拓展了创新教育空间,解决了宽口径培养和窄方向就业的矛盾。

  着眼于国内外创新教育新趋势与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2007年,东北大学成立学生创新中心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整合优势资源,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几年来,东北大学确立了科普活动乐中学、科研训练做中学、科技竞赛竞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创意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实验室为依托,以科普立项、创新项目、科技竞赛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地通过课堂教育、课外实践、竞赛检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式、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教育。

  为了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东北大学以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开设创新能力培养系列选修课、组建学生科技类社团、创办大学生创意节与科普节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拓性地开展创意教育,推进创意教育进入课堂、进入书本、进入学生头脑,为学生踏上创新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创意教育的从无到有。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东北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努力做到三创: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几年来,通过建立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学校实验室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牵引的创新育人载体,学校有效提高了育人成效,使学生会创新、能创造真正成为现实,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从有到优。

  为进一步拓展科研覆盖面,学校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科研资源,高标准地建设了20大学生创新基地,促进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信息学院本科生邱越同学就是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受益者之一,他说:正是实验室有力的硬件支撑和实验室创新氛围软环境的熏陶,才培养了我良好的科研习惯和较强的科研素养。本科期间,我发表学术论文6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这些为我以后的研究生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能力是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东北大学副校长姜茂发指出,创新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综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大视野、高水平、全面素质的人才。学校多管齐下,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通过建立导师制,引导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从小创意过渡到较高水平的科研攻关;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机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在答疑中提升自主意识与学习能力、答辩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在竞技中提高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挫折中锤炼毅力与意志力;通过开展责任、立德、成才素质拓展训练营等活动,引导学生强化责任与诚信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求实的科学精神。

  注重产学研合作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实践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上个世纪末,东北大学率先提出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知识物化为一体的现代大学职能观和以产学研紧密结合、良性互动为发展链的现代大学发展观,明确学校不仅要成为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摇篮,更要肩负知识创新的重要使命,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发源地。十几年来,东北大学一直十分注重产学研合作,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已经发展成为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目前,东北大学在宝钢、首钢、济钢、鞍钢等多家国内大型企业建立了实践基地和学生课外活动基地,为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东大与宝钢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历程,同时也是东大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在宝钢建设与发展初期,急需适应性强、进入角色快、专业技能高的各类人才,东北大学急宝钢之所急,创造性地提出了“3+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学校按正常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1年预分配到宝钢进行工程、科研、管理等工作实践,1年返回学校进行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调整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学生毕业后继续到宝钢工作。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工作后适应快、能力强,很快成为企业的技术、科研和管理骨干。关于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东北大学合作多年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文波感受很深,他在东大宝钢全面合作第十三届年会上说:宝钢的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已经跻身世界钢铁业前列,根源在于产品,基础在于人才,这是双方共同合作培养的结果。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首钢品牌优势,进一步深化校企间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合作,从2007年开始,首钢与东大共商确定,设立首钢就业人才奖,提前选拔紧缺专业本科三年级的优秀学生到企业就业实习,通过学生到生产一线实训锻炼,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概况,提前进入企业准员工角色,最终择优录取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毕业生。3年时间里,共选拔紧缺专业优秀本科生35人到迁钢、首秦、矿业公司就业实习,有26人入职首钢,其中22人荣获首钢就业人才奖。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扩大了首钢在高校间的影响力,保证了首钢一业多地建设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济南钢铁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缺乏掌握高级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东大抓住机遇,提出了与济钢联合探索“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毕业后受聘于济钢,企业根据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选择企业需要的专业让学生继续留校再学习一年,完成学习任务后,学生回企业参加工作按研究生对待,享受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欢迎、企业需要、社会满意。

  在“3+1+1”“4+1”的模式基础上,东北大学根据东软集团发展的需要,又推出了“2+2”“3+1”软件加强班等多种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家急需的软件人才。现已形成以东软信息工程学院为基础层面,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计算机学科研究生教育为尖端的金字塔IT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IT人才。东大完成的创新型IT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获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3+1+1”“4+1”“2+2”“3+1”这些简单的算式,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代表着东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懈探索,见证着东北大学产学研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历程。

  建立创新实验区

  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性的集中体现。为适应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坚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高素质、重创新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东北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共有三个,分别是: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校府合作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几年的建设,三个创新实验区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形成了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以依托于东北大学软件学院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例,该学院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坚持科学培养。为此学院组织专家根据企业、领域需求及技术演进,参考国内外相关课程设置,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五个基本原则,制定或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课程体系和动态教学计划。

  结合沈阳与日本的地缘关系以及日本IT业发展状况,软件学院于2005年开始举办赴日软件工程师日语强化班(简称赴日班)。赴日班每年举办一期。学生在大三上学期自愿报名,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授课。授课内容分为日语强化课程、工程实践类课程两部分。六年来,赴日班已经培养优秀毕业生5期(约60人),有日本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全部实现以正式员工身份在日本企业就业,就业单位大多数为日本国际知名企业,如日立、NEC等。不仅如此,立命馆大学、会津大学等很多日本高校慕名而来,他们看中的是我们赴日班学生毕业即可被企业所用的技术+语言的复合型能力。六年里共有6名学生获得大学院生全额奖学金。

  为了培养复合型、国际化高端软件人才,软件学院于2010年创办了软件工程国际班,目前2010级在读学生35名。软件工程国际班在软件工程专业现有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精选国际通用课程,采取与国外大学接轨的课程体系。软件工程国际班将使学生在多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中,熟悉国外教育方式,建立全球化专业视角,成为国际软件行业紧缺的、精通英语、技术过硬的高级软件人才。

  与软件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相似的是,由东北大学与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联合创建的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定位于为尖端的医疗技术领域培养高端人才,专业特色着力点在为国际一流的医学影像领域培养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与国际接轨,强调实践环节。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引入埃因霍温科技大学DCLDesign Centered Learning),建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各学期教学安排中设置了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安排了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指导的实践环节;部分专业课程由荷兰教授讲授,其余专业课程由专业教师使用双语教材进行中英文双语授课。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记忆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考核体系中采用综合能力考核测评体系,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以培养其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优秀学生可进入本硕博连读班,各个方面素质合格者可以到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获得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提供的奖学金,符合条件者可获得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和东北大学硕士学位;对于优秀硕士生学院优先推荐其到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侯京奇在大学四年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学生干部、科研创新上也表现突出,在刚入大四时就以全额奖学金保送到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除了她的个人努力外,学院多元、新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她养成了独立自主、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学院先进的硬件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她进行科研探索和动手实践创造了很多机会;学院校企联手、中外合作的办学方式给了她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为她和其他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为东北大学培养了大批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收获累累硕果。众多科技成果与奖项,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成效。创新学子的美丽蜕变凝聚了他们日夜苦读的辛勤汗水,体现了东大学子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促进了东大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并将以良好的示范效应领跑着更多的优秀学生走向创新高地。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会有更多的东大学子踏上创新之路,东大定能达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