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10年第4期» 华电专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与行业发展研究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5期  日期:2010-10-19

    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
  所谓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行业背景深厚、学科分布集中、办学特色鲜明的一批高等学校,这些院校也被称为行业性院校,大多是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或稍后新建而形成。行业性院校主要由国务院各部委所举办和管理,70年代达到300余所,到9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时已达571所。目前,这些行业性院校大部分划归地方管理,教育部直属的行业性院校还有33所。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行业性院校在行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所谓“特色型”,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任何一所院校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只有把局部或部分的特色加以深化和拓展,使之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模式,才算达到“特色型”的标准。所谓“高水平”,也并非专指教育部直属的33所行业性院校,虽然说这些院校与“高水平”更为接近,但是不能排除地方所属的行业性院校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因此,“高水平”并非一个画地为牢的概念,更不是一个封闭概念。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对教育部直属与地方所属的行业性院校而言,机会是均等的,每一所行业性院校都可以在把握高等教育规律、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中,创造机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在20世纪50年代初所进行的院系调整中,欧美模式的现代大学被前苏联模式所改造,最终形成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体制。这次调整开始于1952年,到1956年基本结束。主要做法,一是调整高校的地区分布,对大学进行拆分和迁移,使高校地域分布更加合理。例如,许多高校被迁往西部,南京的华东航空航天大学迁往西安,与当地一所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以由沈阳和青岛迁到西安的几所院校的建筑系为基础,组建了西安冶金工程建筑学院。二是分解综合性大学,使综合性大学成为文理科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应用学科被调整出去,只保留了人文和基础学科;而一些综合性大学被改造成以工为主的大学,例如,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被调整了出去。三是组建和成立更多以工科学院为主的单科性院校,形成了一批由行业直属管理的行业性大学。这些大学涉及农、林、水、地、矿、油、电、化、建、交等多个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在稍后的几年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新上了一批单科类的工科院校,使行业性院校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行业性院校,服务面向明确,办学目的性强,特色十分鲜明。但是行业办学有很大的弊端,即办学理念比较封闭,办学视野不够开阔,往往只考虑自身需求,学科布局大多以工科为主,学科面比较窄;在管理上实行条条管理,自成体系,缺乏横向协调,不能和社会上其他教育资源实施统筹,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弊端日益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实施了新一轮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这次改革,推动部分规模小的单科性院校并入规模较大的院校;推动同一层次,不同科类、互补性强的学校合并。并人和合并是实质性的,人、财、物、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一步合并到位。从1993年到2004年,原中央部委管理的57l所行业性院校,有509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或是独立存在,或是与其他院校合并;少量院校上划教育部管理,大部分院校划转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央部委原则上不再直接举办和管理高校。
  经过这一轮的改革,行业性院校被推进了新体制的夹缝中。在旧体制下,行业性院校隶属于行业,其优势是管理体制与服务面向具有一致性,不存在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其缺点没有综合性的发展平台。在新体制下,管理方式已经由过去的以条条为主,转化为以块块为主。虽然具备了综合化的发展平台,但是失去了与原行业的密切联系,对行业性院校而言,其发展面临新的抉择。由于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并没有及时强化分类管理,管理标准和评价体系单一,行业性院校为了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只能向着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在同质化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固有特色和优势逐渐丧失,同时.在短期内又难以与原有的综合性大学抗衡。因此,在新体制下,行业性院校迫不得已“邯郸学步”,进而导致“自我迷失”,最终结果是与行业的发展需求产生错位。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这一系列新问题。
  但是,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并非要走行业办学的老路,它不是历史的回归,而是历史的螺旋式上升,它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内涵和重大尝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并非按照欧美等国家那样逐步推进,而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与此相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要在改革创新中产生新的飞跃。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其目的就是在新的形势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走出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适应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是支撑行业和行业企业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如何看待行业与大学的关系,不仅是一种教育观,而且是一种经济观。如何把握两者的关系,既影响着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社会的经济增长或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是物力投资的结果,所谓“资本”只是一个“物”的概念,包括货币、物质没施、建筑物、器材和物资库存等要素。这种传统的经济观,最大的弊端就是在分析经济增长和计算经济效益时,忽略了“人”的因素,没有考虑智力、知识技能所带来的功效。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建立了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内的资本理论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经济观。这种新的经济观,认为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由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带来的。物力资本体现在物质产品上,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所表示的资本,其核心是劳动者的质量,即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对工作的熟练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投入社会生产活动,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物力资本由物力投资所形成,人力资本由人力投资所形成。人力投资是指改善人力资源品质的过程,它是借助于物力投资而实现的。人力投资的范围很广,但主要是教育投资,包括正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支出,成人教育支出,职业培训支出,等等。
  大学是进行人力投资、专业化生产人力资本的部门。它投入的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产出的是满足一定社会需求的人力资本。大学还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人力资本实施科技创新,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对行业和行业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科技开发和技术更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长期的主导作用,支撑着行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
  金融资本,技术、信息和物质资源可以在一个国家和世界范围内迅速滚动和转移。但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是相对稳固的。也就是说,物力资本可以迅速和广泛的迁移,人力资本却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人力投资是追求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行业和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在传统观念里,人们往往把教育支出看做纯粹的消费性支出,没有经济效益可言。但是按照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是使人的潜能增长的一种生产性活动,教育投资收益率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计算,与物力资本相比,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生产活动中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从现实来看,行业和行业企业对大学是冷漠的。在新旧体制下都是如此。在行业办学的条件下,大学是行业自给自足的附属机构,是在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下发展,在满足自身现时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行业对所属院校的发展加以多方限制,院校的学科设置、办学规模、资金投入等往往受到制约。在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行业卸下了举办和管理学校的责任,但人才需求的满足并未受到影响;相反,渠道愈来愈多,权力愈来愈大,社会责任愈来愈小。因此,行业绝不会轻易再把办学或办学投入这一社会责任承担过来。
  行业之所以对大学冷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所造成:
  其一,人力投资效益间接性和迟效性的影响。人力投资通过教育活动形成人力资本,人力投资在教育过程本身并不能单独产生经济效益,它只是增加劳动者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潜力,这种潜力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来,即人力投资的效益具有间接性特征。同时,把人培养成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形成一定的人力资本,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力资本作用于生产过程发挥应有的效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人力投资的效益又具有迟效性特征。
  这种间接性和迟效性,加剧了人们认为固有的物力投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而人力投资则是一种消费性投资的偏见,强化了新增资本就是货币、原材料、设备、建筑物这一不正确的认识,从而使人们进一步忽视或漠视了人力投资的长效性和多效性。人力投资一旦形成人力资本,就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重复使用,而且不断带来经济效益,一般不会产生亏损。人力投资还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具有多效性。这些特性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物力投资的投入和产出能够立竿见影,人力投资的间接性和迟效性,往往使决策者犹豫不决,即便明白人力投资的重要性,也难以下决心减少目前的生产投入而为将来的经济效益打基础。
  其二,评价体系的欠缺。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投入,是一种很好的理论观点,但是如何把人力资本数量化,并科学计算它在经济效益中的贡献,是一个很难操作的问题。尽管有多种计算方法,但是还不能说尽善尽美,得到大家公认。因此,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并未纳入任何正式的社会评价体系,人力投资的多寡和产生效益多少,可以被行业和行业企业彻底忽略。这是行业对大学冷漠的根本原因,也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重要障碍。
  行业和行业企业要实现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必须抛开以物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的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的人力投资新理论,要深刻认识资本包括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两者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力投资将越来越居于核心地位,只有不断追加人力投资,才会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行业和行业企业必须坚定人力投资的决心,加大人力投资的力度,在具有相应行业背景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中寻找自身的发展潜力。
  
三、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必须实施分类管理、科学定位,构建卓有成效的立体化投资体系
  第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的分类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引领高校的科学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行政权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央和地方既是高校的投资者和办学者,又是高校的管理者。这种以行政控制为主导的管理,其优势是具有较大的调控力度,能够迅速和有效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其弊端是在分类管理方面不到位,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是根据一种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对高校进行行政管理,并以此作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杠杆。这样对行业性院校形成巨大的压力。通过体制改革,行业性院校与行业的隶属关系被彻底打破,虽然通过各种渠道依然保持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但是这种合作关系维系的纽带主要是历史的渊源和情感的积淀,缺乏体制机制的保障,行业性院校最终要到高等教育大系统中求生存、求发展。由于行业性院校大多是单科性或多科性院校,因此,在这种全方位的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为了更多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行业性院校只好牺牲自身特色,调整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朝着规模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千校一面”的发展趋势。
  要改变这种局面,依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分类管理,否则,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只是一句空话。加强分类管理,首先要加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的理论研究。应该承认,与实践相比,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这种滞后主要体现在应用性研究方面,许多理论成果带有很强的“象牙塔”的性质,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加强分类管理,必须要弄清楚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本质、内涵、特征和标准,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评估指标体系,彻底克服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发展中的同质化倾向。
  第二,行业特色型大学应该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引领行业的快速发展。
  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科学定位是基础。这种定位,不是来自于行政权力,也不是来自于盲目攀比,而是要来自于对行业发展需求的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实现科学定位,要用超前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来研究行业,把握好行业发展的脉搏,找准行业和大学发展的结合点,努力把行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潜在的发展需求,转化为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定位,还要研究自己。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设置、所处地域、发展现状、发展潜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把服务行业的现实性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
  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立足于办学的特色化。要改变那种建设高水平大学只能办综合性大学的错误观点。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层面、各种类型的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大学一定是特色化的大学。一所大学的特色化,往往要经过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特色往往最先表现为一所高校的强项或优势,对行业性院校来讲,一般是学科上的特色,但是特色化最终体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成为一所大学鲜明的印记。
  实现特色化,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这种独特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对大学和行业关系的深刻认识,由此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其次,要选好突破口。特色不能从外部移植,只能从本校实际出发,挖掘潜在力量,选好战略点。例如,通过对学校传统的扬弃,对自身独有的优势加以发扬和扩展;通过改革矫正弊端,实现异军突起;
  通过把握机遇,填补空白,乘势而上,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等等。再次,要扩大战果,以量变促质变。在改革中发展特色,把局部出现的特色不断深化,使特色全方位渗透,内化到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一套全面的、整体的、综合的学校文化模式,最终表现为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精神。
  第三,加大投资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引领大学和企业共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一系列投资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的国家投资体制,初步实现了投资的多元化,但是依然以国家投资为主。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行新生缴费上学制度,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的私人补偿,形成以国家投资和私人成本补偿成为主体的投资体制。除此之外,学校通过自筹资金,依靠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承担各个层面的科研项目、举办校办产业,接受社会和个人捐助等形式筹措办学经费,形成高等教育投资的重要渠道。
  建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需要教育投资的保障。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投资不足依然是制约大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国家投资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国家财政拨款和私人成本的补偿,受到社会发展和家庭承受能力的制约,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不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增长。二是大学自筹资金的能力十分有限。校办企业、社会服务的收入以及捐助资金,在大学办学经费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为了保持一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依靠借贷筹资就成为一种被迫但有效的选择。然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很多高校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政府买单可以解决一时之困,但绝非长久之计。只有加大高校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一,健全相关制度,对行业企业实施人力资本的有偿使用。目前,行业和行业企业不进行任何投入,就可以无偿使用大学通过教育而形成的人力资本。但是行业企业并未意识到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却认为接收大学毕业生,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而是为社会、为国家尽义务,为教育、为大学分忧解难。这完全是本末倒置。行业企业并非不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但是由于观念上的落后和政策上的放纵,使企业没有把人才当做资本,没有形成人才良好的流动机制,对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重视不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加上权钱等因素的介入,甚至引进劣质人力资本。这仿佛是一个认识问题或腐败问题,其实是个制度问题,无偿使用国家提供的人力资本是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
  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参照高等教育成本的私人成本补偿机制,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人力资本有偿使用制度。行业企业要返还高校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国家的投入和私人的投入,作为大学的办学资金。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行业企业的这种投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就是人力资本长达几十年的增长潜能。政府和行业应按照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对行业企业的投资中,合理划分投资项目,列出人力投资专项,通过适当增加总额,适量削减物力投资,大力增加人力投资等方式,使两者形成适当的比例,保证行业企业使用专项资金引入雄厚的人力资本。要通过对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项目科学的分类和整合,建立起有利于强化人力资本地位和作用的政策体系。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自筹资金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企业,政府可以减免其人力资本的投入。
  其二,深化行业特色型大学自身的改革,大力提升高校自筹资金的能力。建立政策导向,鼓励行业企业在大学设立以行业企业命名的大学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行业性院校校友从业相对集中,校友资源十分丰厚这一特点,在大学设立校友助学基金,形成个人捐资助学的投入机制。与此同时,以社会服务为渠道,增加自筹资金的力度。一方面,行业性院校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资源,但是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未能有效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另一方面,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核心技术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企业数量很少,国际竞争能力十分薄弱。因此,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以科技研发为核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承担行业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和研究院所,联合举办高新技术产业,为行业企业培训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广泛吸纳行业企业资金,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服务,进而全面提升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苑英科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李荣系华北电力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室工程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