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09年第9期» 高水平大学前沿论坛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综合与特色:单科性大学发展问题的思考

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日期:2009-10-21

    单科性大学是指按行业类别设置、以为社会相应对口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自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以来,单科性大学开始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居于数量上的优势地位。据有关资料统计,至1953年前后,我国的单科性本科院校已发展到140所,占当时大学、学院总数的91.5%。从教育的外部规律来看,单科性大学的快速发展,应是高等教育适应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产物。建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单科性大学的建立,紧密切合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各部门培养了大批对口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然而,从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来看,单科性大学又有悖学科发展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它“从物理环境上人为地割断了许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按照严格的专业教学计划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精于一隅的专才”。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许多单科性大学逐步确立起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力图通过学校内部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由单科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单科与综合,作为大学系统中两种办学类型,原本是各存利弊的,坚持单科办学还是走向综合办学,理应是大学在发展进程中自我选择的结果。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这种主要由外部因素推动的变革行为,在促使单科性大学综合化转型的同时,却又致使许多单科性大学逐渐迷失了自身的原有特色,走上了同质化的发展道路。综合与特色,果真是单科性大学发展进程中的两难抉择吗?
  
一、现实:由综合而趋于同质
  “综合”在词义上明显区别于“同质”。“综合”彰显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性,而“同质”意在强调不同个体拥有相同的内涵和属性。当前,我国的单科性大学在走向综合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即不同类别的单科性大学存在趋于一致的发展走向。具体说来,单科性大学的同质化趋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科专业设置的雷同。俞俏燕和邬大光在对我国理工、农业、林业、财经、语言等五类单科性院校从1993年到2006年的专业设置与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后认为,上述所有单科性大学都在设置与自己本专业无关的专业,这类专业的数目在学校专业总数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非类(非单科性大学本身学科领域所能涵盖的专业)专业的雷同性在急剧上升。截止2006年,上述五类单科性院校设置的高雷同性专业的数目分别为:理工类11个、农业类15个、林业类16个、财经类10个、语言类5个。第二,人才培养结果的趋同。不同社会职业对人才有着相异的规格要求。在现代,社会分工呈现出精细化的发展特点,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同时还应关注日益分化的职业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当前,单科性大学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人才培养趋同现象,主要表现为不同行业类别的单科性大学以及不同学科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皆成为缺失自身专业特色的通用型人才。对于单科性大学在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趋向,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
  
1.急功近利的发展思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起,为迅速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我国确立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单科性大学纷纷形成由“单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线形化发展思路。在许多单科性大学的改革者看来,综合化应是研究型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所具有的本质属性。例如,美国作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其大学系统中就有81.6%的学校为综合性大学。而放眼世界,许多高水平大学也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譬如东京大学,其下属学科门类的覆盖面就非常广,几乎囊括了当今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为此,众多单科性大学把建设综合性大学视为学校最终发展成为研究型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经之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自我定位,一味贪大求全,盲目追求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出现了一拥而上的办学格局,从而为单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发展的同质化制造了诱因。事实上,从理性视角来看,综合性大学并非单科性大学发展的唯一路径,大学的本质属性还在于对高深学问的传承和研究,综合化不等于高水平,综合化也不等于一流化,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单科性大学,只要自身学术实力不断提高,都有可能发展为研究型大学、甚至世界一流大学。
  
2.片面曲解的大学教育综合化。
  大学教育综合化源于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综合性学科的兴起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理念取向与实践选择,大学教育综合化既包括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也包括人才培养的综合化、课程设置的综合化等内容。而且,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后两方面的综合往往要比前一方面的综合更受关注。在我国,大学教育综合化是推动单科性大学向综合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单科性大学所推行的大学教育综合化通常存在以下两方面的偏颇:第一,把学科综合化等同于学科多样化。一些单科性大学没有从自身传统学科的发展需要出发,刻意讲求学科多样和学科互补。例如,理工科学校普遍开设文科类专业,而语言类学校又大量开设理工科专业。第二,把人才培养的综合等同于人才培养的通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强调文理结合;在课程的设置上,增加大量的非专业类课程,从而过分弱化了人才培养的专业属性。前一方面的偏颇,为学科专业的同质化埋下了“伏笔”;而后一方面的偏颇,正是人才培养同质化的主要原因。
  
3.潜力不足的学科发展能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是促进我国单科性大学综合化的重要外因。自上世纪末起,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单科性大学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与综合性大学不同的是,单科性大学作为按行业门类设置的高校,社会对其传统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毕竟有限。因此,单科性大学为支持自身的外延扩张,必须努力拓展新学科或新专业。而目前单科性大学创造新职业的能力尚不具备,自身的教育资源又不十分宽裕,这就导致单科性大学普遍缺乏足够的学科发展能力。在现实中,多数单科性大学只能在现有的数量有限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去找寻开设诸如英语、计算机、会计学、经济学等投资少的短平快专业。由此,单科性大学学科专业的同质化趋向也就在所难免。
  
二、走向:由同质而遭遇困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大学可以被视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均表现出其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轨迹,即呈现出个性突出、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态势。这种态势并不意味着大学群体的紊乱,反而促使整个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这就是教育生态学的自组织、自适应规律。教育生态学的自组织、自适应规律启示我们,大学保持和彰显自身的独特性,有利于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而不同门类大学的同质化发展,极易损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虽然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对于属本科层次的单科性大学来说,由同质化所可能引发的危害并未完全转化为即时矛盾。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受教育人口基数的下降以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发展,单科性大学同质化发展的后遗症将日趋显现。
  
1.学生就业困难。
  学生就业困难可能是由同质化发展所引发的最直接的现实问题。由于学科专业设置的雷同性和人才培养的通用性以及学校品牌的相对弱势,许多单科性大学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逐渐遭遇“滞销”的命运。调查显示,从2001—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布点最快的10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信息与计算科学、公共事业管理、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2001年,这些毕业生就业率均较高,其中最高的达到93.95%,最低的也有81.1%。然而到了2003年,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只有86.21%,最低的只有69%,其中有6个专业低于当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平均就业率。必须指出的是,该学者的统计既包括单科性大学也包括综合性大学,但我们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上述所列的10个专业,恰恰正是单科性大学近年来普遍设置的新办专业,其中的大多数属于我们前面提及的高雷同专业。因此可以推测,在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这些高雷同性专业必然会给单科性大学带来严重的学生就业困难问题。
  
2.学校迷失特色。
  学校丧失办学特色,应是单科性大学同质化发展所可能带来的长远性危害。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某些具有独特性的因素或成分,是一所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价值体现。从本质来看,特色应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文化。正如我们常说的北大之兼容并包、清华之厚德载物、南开之允公允能等,这些特色在本质上都是学校的文化。
  对于大学来说,文化是个包罗万象的词汇。从文化的存在形态来看,文化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之分;从文化的载体来看,文化又可分为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就单科性大学而言,最能代表其办学特色、最能促进学校发展的文化,还是它的学科文化。因为学科文化中包含着特定的理论、方法论和专门技术,它促使“每门学科的成员拥有共同的信念,拥有自己的符号系统、价值观念、学术精神等”。在学校运行发展中,学科文化通过其强有力的价值与信念体系对学科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训和激励,使其不断地选择着合适的行为方式,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进而导致对学科的承诺和忠诚。而且,对于刚进入学科的新人,学科也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规训方式,使他们受到这些学科的规范、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熏陶,逐渐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评判标准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学科文化是以学科为载体的。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积淀,多数单科性大学通过持续发展某一行业门类的对应学科,业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文化。这种学科文化通过学校教师以及学校所培养的一代代学生的思想、精神、行为方式得以充分折射出来。然而现阶段,由于单科性大学在综合化转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盲目设置非类学科专业,随意搞“拼盘”,新办了大量的所谓热门学科和专业,其结果就出现了学校内部的学科发展多而不综、综而不合的问题。在现实中,单科性大学的这种非理性的学科发展态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内部各学科的割裂,导致不同学科文化的交混和冲突,从而严重消解了传统学科文化的特色。
  
三、调适:在综合中秉承特色
  综合与特色并不是逻辑上的一对矛盾概念,更不是实践中的两难抉择。当前,许多单科性大学在综合化的进程中之所以迷失特色,还在于其发展思路的局限。因此,如何在综合化的进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是单科性大学的改革者必须认真思索的命题。
  
1.以传统学科为圆心,促进学科的螺旋式发展。
  成熟的大学特色是鲜明、丰富和稳定的,一所大学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不是靠短期行为一蹴而就的。因此,对于业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单科性大学切不可轻易放弃。笔者认为,单科性大学在综合化的转型过程中要秉承自身特色,首先应调整好学科建设的思路。单科性大学的综合化要在促进学科多样化的同时,不断推进学科的交叉和交融。但学科的交叉和交融,并不是指文科一定要和理科结合才能实现互补。从现实的情况看,学科之间的距离太远,反而易出现多学科的单科独进现象。也就是说,学科与学科之间有没有某种共同性或某种内在的联系,应是单科性大学走向学科的多样和综合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单科性大学的学科发展应建立“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逐层递进的发展思路,即以传统学科为圆心,不断促进学科的螺旋式发展和壮大。具体说来,就是单科性大学要把自身传统的优势学科作为带头学科,始终维持带头学科在国内相应学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还应努力发展与传统学科特色相一致的、能与传统学科形成相互支撑的学科;进而逐步扩大学科的包容性,从社会产业链或学科相似性的视角,去发展与现有学科有着某种内在逻辑的相关学科。惟有如此,才能在实现学科发展多样化的同时,又兼顾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从而有利于单科性大学传统学科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2.以专业学习为基点,推动人才培养的综合化。
  专中求通是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取向,以专为纲,在于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以通为目,旨在促使个人适应社会的多元和变革。因此,单科性大学应以专业学习为基点,努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化。为有效解决当前人才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单科性大学应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课程的综合化是实现专才与通才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当前,许多单科性大学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往往采用三明治式的课程发展思路,为实现文理互补和跨学科学习,直接在传统课程基础上大量增设非类课程。这种课程建设思路,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削弱了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此,为推动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单科性大学应始终以专业课程为核心,以专业学习为基点,将课程综合化的重点由课程门类的综合转向课程内容的综合和多元,力求使学生在有限的课程门类中进行综合化的学习。
  第二,着力优化学科内部的教师配置。以开设大量具有互补性的新学科、新专业的方式来培养综合性人才,既代价高昂,又极易侵蚀单科性大学的传统特色。事实上,学校或系科还可以通过优化学科内部的教师配置来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即为某一学科专业引进适当比例的、与本专业互补的非类专业教师,在学科和专业内部直接促成学生学习的文理交融和专通结合。(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