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09年第7期» 调查与研究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我国高等院校新办专业问题与对策

来源:高教发展与评估  日期:2013-10-21

    专业,是指高校中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4),将毕业生未达到三届的本科专业称为新办专业。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建设的水平集中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院校增设新专业的速度加快。2003年,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点2521个,2004年新增本科专业点2442个。高校的学科门类数也大大增加,学科专业设置和领域的一些问题也相继凸显出来。
  
一、高等院校新办专业抽样调查及结构分析
  为了具体了解新办专业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的情况,笔者从近几年参加评估的本科院校中,随机抽取了“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省属院校、新建院校各10所,将各学校新办专业及学校涵盖学科门类数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不难看出:一是实力相对薄弱的新建院校开设新办专业的平均值,比“985工程”院校和“211工程”院校都要高;二是新建院校的学科门类数的平均值与省属院校相当。为了具体了解这部分学校本科专业涵盖学科门类的情况,笔者对这些学校的具体学科门类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在调查中随机抽取的四类共40所高校中,一级学科门类中的文、管、理、工、经、法开设比例相当高,尤其是文、管类专业,几乎是所有学校都开设。这些学科门类如此高的开设比例说明学校之间部分学科专业设置结构趋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格局上缺乏特色。
  二、新办专业设置的背景及动因透视
  首先,高等院校扩招驱使新办专业迅猛增加。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量扩招,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达到2007年的23%,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院校要容纳这么多的学生,在原有专业招生饱和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要增加新专业的设置。统计结果中,在新办专业数方面,省属院校相对略高的原因与其扩招的主要主体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冲动仍然存在,其原因应该说是利益的驱动。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财政拨款并没有太大增长,而高校的学费收入又保持稳定,有的地区甚至十年不变,既要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行又要偿还银行的贷款,部分高校压力非常大,多招生多收学费也是无奈之举。若再扩大招生规模,新办专业还要增加。
  其次,就业市场走俏是新专业设置的原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大调整,从劳动密集、资源消耗型转向知识经济、现代服务,服务市场经济的岗位需求发生了变化,这势必要求高等教育做出相应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纷纷设立某些社会需求量大的新办专业人才。近年来,一些“热门专业”如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都是现阶段社会需求比较大的、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
  再次,设置新专业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科群是学科发展的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和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起到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学校通过设置新专业调整学校的学科结构,逐步增加对优势特色学科体系有支撑作用的新专业,形成交叉融合的学科群。这种情况下的新办专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完善学科专业结构而增设的新专业,这是建设完整科学的学科群的必需。以优势学科为高峰、带动学科群建立高平台的学科建设战略,能够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另一类是随着原有优势学科的发展而增设的目录外专业,以交叉学科居多。这是学校在加强、改造传统优势专业,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继续挖掘潜力、培植新的生长点。
  三、高等院校新办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看到,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很多矛盾和困难,部分学科门类新办专业偏多、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就是表现之一。在笔者随机取样的学校中,有的省属院校新办专业的比例能达到64%,还有已报道的达到67.7%。这么高的比例、这么快的速度,说明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整体规划,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这也是目前不少学校专业设置上的通病。
  
一是专业设置存在着“贪大求全”倾向
  
在近几年单科性院校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风气中,不少学校缺乏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盲目地转向“大而全”。这在新建院校表现更突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建立的时间不长,但专业总数尤其是涵盖学科门类数并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水平等方面都不能与实力较强、办学历史长的大学相比,在新专业的设置上若不考虑学科的发展水平和学校的承受能力,只顾盲目增加学科门类,很容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也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在热门专业盲目上马的同时,能够体现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的非常少,学校的特色专业反被淹没,形成千校一律的格局。
  
二是专业调整存在“跟着感觉走”的现象
  
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顾办学条件,放弃办学特色,盲目跟着市场走是不可取的。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学科设置之间不免会有些雷同,尤其是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但是,当同一个专业在过多的学校设置就超出了社会需求的范围,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热门专业扎堆办就会造成这方面的浪费,例如,据最新的统计,上海本科院校中有81%设有国际经贸专业,67%设有金融专业,65%设有会计专业,每年毕业生超过万人。而另一种盲目是有什么条件就上什么专业,新办专业中基础专业型较应用型专业多就是一种表现,文科类专业较其它工科专业(需要实验实习设备的专业)多也是一种表现。
  四、关于新办专业的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专业设置的布局调整工作
  一是就面上而言,教育主管部门对各个专业的发展趋势和规模要有全局的把握,明确各类专业的数量和规模发展到什么情况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对高校新办专业的设置要有一定的节制和引导。结构决定功能,在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数量的扩张之后,如何实现合理结构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任务相当艰巨。如果结构调整没有到位,那么规模扩张的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当然,其中的结构包括多个方面,但学科专业结构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从我国高校目前专业设置来看,比较突出的如开设法学类专业的本科院校有600所,开设经济学专业的有700所,开设艺术学科的有650所,开设新闻传媒专业的有430所,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有819所。在上述这些专业的新专业设置问题上一定要有全局性的引导,要求其在培养人才的质量、层次等方面要拉开档次,否则就易出现“报考热”与“就业难”并存的情况。
  二是从局部来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高等学校各个专业发展的形势应有清醒的认识,使专业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化和本地化,是各省教育部门的重要责任。具体地说,省级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规划,让每一所高校找准自己的定位,有明确的自身发展目标。高校设置新办专业、进行专业调整,是高校谋划自身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学校的定位非常重要,会影响决定学校学科专业的布局。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申请硕士点、申请博士点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大学。除学术性极强的精英式教育的高校以外,还需要各种类型的高校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要。不同类型、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都应该有高水平大学。反过来,学校也要在不同类型的定位中错位竞争、谋求发展。时下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定位问题。“贪大求全”、“盲目攀比”的色彩很重,这一点在评估中反映很明显。在“学校定位”这个指标上不少学校都斗志昂扬、满腔热情地向“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靠拢。而实际情况呢,借用一位专家的话:某学校在整个高校体系中的定位是早就存在的,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只是学校领导意识到和意识不到的问题。不能够准确定位,这反映出高校领导对自身新发展的困惑,对什么是高水平大学认识不够深入,而这正是省级行政部门应该给予关注和指导的。
    (二)高等院校要做好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着力内涵建设和质量提高
  一是要认真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到现在为止,不少学校都已经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已经到了理性回顾和思考的时候。学校在此时需要的是对未来的科学预见,需要对学校的历史发展做负责任的思考。就学科专业设置而言,学校需要符合学校定位的一个长期的、宏观的学科专业建设构想,要有适合自身特色和发展趋势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应包括专业建设的规划、规模和类型等内容,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中起着先导和统领全局的作用,也集中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宏观规划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需要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实现。要制定近期目标和中远期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举措。近几年是我国教育大发展的时期,现在形成的高校学科结构会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因而更应该在专业设置上通盘考虑,使学校的专业布局有利于长期发展。
  在专业设置的速度方面,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要以稳健的节奏,有增有减,逐步到位。新办专业应符合学校学科专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应以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按严格的申报和审批程序办事,注意学校内部新老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形成特色优势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群,以社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这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对专业效益低下的专业应果断采取暂停招生和合并的措施。
  当前,很多高校存在多校合并、多校区办学的情况,这使得学科专业设置的调整遇到很多实际的困难。一方面,多校合并带来的多套旧的学科体系、人员等需要重新调整;另一方面多校区办学又不得不在几个校区同时开设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存在着极大的资源浪费。针对此情况,要下大力气对教学院(系)进行调整,对旧体系中相近的专业进行整合,避免专业重复建设,增设有发展潜力的新专业,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校区融合,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二是要审慎设置“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的设置初衷之一应该说就是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就业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自我调节功能较差,加上高校培养人才总有3~5年的滞后性,就业市场一旦饱和就会造成就业困难,当前热门的专业也就不再“热”。而专业在我国是作为实体存在的,有相对独立的资源使用和产出,有相应的一系列师资场地等配套设施,这也是专业“上马容易下马难”的原因之一,因此专业设置要慎重。学校要组织专家对国家近期和长远的需要做充分的调研,分析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及人才市场供求趋势,特别是在其它高校同类专业已经设置的情况,要充分考虑即使是设置“热门专业”的专业,与其它学校的相同专业相比会有什么优势和特色,能否保证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
  三是新办专业建设要以教学质量为抓手
  在高等教育由规模型发展向内涵型建设转变的今天,提高新办专业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一般新办专业的学生数应较老专业少,但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新办专业中学习,如何办好新办专业就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而新办专业的比例之高,尤其是在新建院校,新办专业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院校本科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因此新办专业的建设、管理、改革与发展必将对本科教育的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四是以评估为手段促进新办专业质量提高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专业结构与布局中对学校新办专业的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办专业的设置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学科基础,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学生满意”。不少学校在进行校内自评的过程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办专业建设上,这是不少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评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从加强教学条件建设、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新办专业质量管理等方面加强了对新办专业的投入和管理,切实保证新办专业的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了新办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中,综合性大学更注重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资源的优势,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注意对新老专业的部分师资条件、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共享;一般院校注意从规模扩张向以内涵发展,控制新办专业的增长速度,将专业建设重心放在已有专业的内涵建设和水平提升上。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学校的新办专业的规范和建设是一次巨大的促进,切实起到了提高新办专业教学质量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