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09年第1期» 华电专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从行业需求看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2008年第3期 2009年10月17日 作者:刘吉臻

摘 要: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看,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创新能力薄弱、适应周期过长、专业面偏窄、实践能力不强等缺失。究其原因,与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趋同化、高校办学经费不足、难以提供良好的工程教育环境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政府、社会、高校联起手来,创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制度环境,从深层次上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电力行业;工程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而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试从电力行业的视角,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及其人才队伍状况

  建国以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间,电力工程教育培养造就了一支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为我国电力工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的电力工业与发达国家所存在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电力行业整体的发展来看,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的规模达到了世界前列,行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建设、运营与维护方面,但电力装备制造的自主研发能力与先进技术的掌握水平并不高,一系列电力装备制造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需要大量地引进,乃至重复引进,消耗了国家大量资源和人力物力。在这种状况下,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利润不断增加,而企业的研发与自主创新体系相对薄弱。与此同时,企业创新的主动性不够,缺乏大批具有强烈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科技研发工程技术人员也是重要的因素。

  其次,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我国电力工业虽然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但是,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并不落后。相比之下,高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更新速度缓慢,教材陈旧和教学内容落后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些技术难题急需突破。如何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不是传统的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电力行业近几年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迅速,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智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但目前这方面人才奇缺,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从目前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的普遍现状来看,还存在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比如,由于电力行业人才队伍过于庞大,更新缓慢,造成了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活力;同时,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带来的电力企业重组、“厂网分家”,导致管理层增多、管理岗位细化以及直接生产人员减少等,使电力企业的管理工程师需求增加。电力企业的管理型人员在知识结构上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产、又懂流程的专业人才,但现在的实际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从工科院校方面来说,目前从总体上说也缺乏这种“复合型”型人才的培养。

  另外,由于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专门性极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而目前大多数工程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达到要求。一方面,从工程院校来说,缺乏与企业的内在联系,缺乏真正开放的办学机制,学生往往得不到企业实践工作锻炼的机会,在工作岗位上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也缺乏高水平的行业培训机制,使具有创新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师”越来越难以成批地涌现。长此以往,对电力企业技术的进步和高水平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二、问题的探源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反思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部分,其行业发展及人才状况的问题决不是孤立的,应该说在工程技术人才领域具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这些问题从深层次上反映出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某种缺失,沿着这些问题找寻它的根源,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创新型工程人才的目标定位没有确立,人才培养方向不明

  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规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对人才的素质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上个世纪50年代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校按照“做一个祖国需要的螺丝钉”的教育思想来培养和要求学生,社会的需要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教学在大一统的模式下组织和运行,培养整齐划一的“技能工作者”。这种教育模式是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的扼杀和抹灭。进入80年代以后,“科学模式”又开始束缚着工程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工程教育的思维模式与培养方法,学校只提“科学”不提“工程”,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也迅速下滑。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按照学科的逻辑来组织,丢失了工程的本色,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缺失“工程化”的特色。

  今天,反思工程教育的成绩与得失,不能不承认,我国工程技术人才长期以来缺乏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集成化大工程中民族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的严重弱化,究其根本,与多年来工程教育的人才目标定位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2.院校难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较差

  无可否认,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启动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使国内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同时,在“共建、合作、合产、调整”的方针政策下迷失办学方位的高等学校也不在少数。高校之间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升格”、“扩大”,勿庸讳言,这种现象与高等教育现行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受到严重危害的以一些工科院校首当其冲。有些工科院校以去掉“工”字升格为“综合性”大学为目标,使自身的传统优势趋于消解。在学科规划和专业设置上,有的学校盲目追逐“热点”,而行业的基础性或发展性专业被忽视,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空白或不相对应。导致的后果,一方面使高校办学的趋同化日益严重,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另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的结构出现了不协调的“两头尖”的人才队伍状况,人才规格与国家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精尖的研发性人才的奇缺与大量的技能工人队伍的缺口成为工科毕业生的一大特点,而大批没有特色的中间性人才造成了普遍的社会就业困难。

  3.工科院校与行业缺乏内在联系,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过程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一般而言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所谓的成长过程,是学习与实践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的综合过程。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内在的机制联系,表现为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双重“隔离”,学校教育往往以学科系统自成体系地实施,对现实的生产实际和人才需求缺乏了解,长期以来显示出“重学轻术”的教育倾向;而企业方面缺少参与学校教育的动机和体制,对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过程没有投入和参与,对人才使用的信息也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这样,造成了工科人才培养的途径缺乏完整的环节,学生的知识结构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得不到有效地保障,达不到对工科人才“厚基础”和“强能力”的目标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是工程师的“毛坯”,优秀的、成熟的工程师要经过实际工作的实践锤炼才能真正成长起来。而只有这个“毛坯”具有厚实的基础、优质的质量和充分的发展潜力时,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成长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现行的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实力,也缺乏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目前,建立在利益互补基础上的产业与高校利。技创新的横向联合很少,工业企业与高等工科院校在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合作缺乏共同的基础,这使企业与高校缺乏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因素。特别是像电力企业这样技术高密度且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学生从步入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常常需要很长的适应周期,而充分发展成为优秀的企业核心骨干,难度就更大。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除此之外,高等工程院校内部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革与发展,如师资队伍的“工程化”力度、课程内容体系的综合化以及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等,在此不作过多论述。

  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思考

  一切发展和创新都要依靠优秀人才的努力,占据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三分之一的高等工程教育承担培养大批国家工业进步、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使命,如何在总结百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承接新世纪“科教兴国”的历史重任,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转化成为民族自主创新的无穷活力和动力,是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在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改革的问题,同时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思考和建设的问题。

  1.增强自主创新的民族自信心

  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工程教育已经建立起了体系完整的足以支撑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占相当大的比重,工科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到了30%的份额,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这是由我国独有的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从总体上说,我们应充分认识和肯定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是在新的时代要求和国际背景下总结和反思工程教育成绩和问题的重要基础,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增强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根基。

  现在我国的工业,一些基础的工业制造业主要以引进为主,而两弹一星、神舟飞船这样的高科技成果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工程师研制出来的。这表明我们的民族不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键是要大力增强民族自主创新的自信心,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相信依靠自己的力量推动我国工业向高水平发展。

  2.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工程教育的经费投入

  长期以来,办学经费不足一直是我国高等学校为之困扰的问题,以至于成为阻碍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瓶颈。

  高等工程教育更是处于一个困难的局面。工科院校和工科专业由于其固有的特点,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很难依靠市场机制和吸引民间、社会资金的投入建设,而工程教育教学体系的运转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会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水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下滑。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切实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在重点投入一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如“211”、“985”)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高等工程院校的建设任务,要高度关注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在可能的条件下,除了增加工科院校的生均经费投入之外,建议在各级各类院校中分别选拔一定数量有特色、水平高的工科院校或专业,建立示范基地,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投入,支持其改革与建设,使之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办学层次定位与目标定位,强化改革,办出特色。

  3.建立科学的院校评价体系和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社会的舆论导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工科院校的办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近十年以来,高等教育在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种不正常的“盲目求高”的风气,而且愈演愈烈。仔细分析其原因,与政府以单一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所有不同类别、不同条件、不同水平的高校有着直接关系。国家以冲击“一流大学”为目标,导向所有学校向“综合”发展,以进入“重点”为荣,使一些学校丢掉了特色,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此相适应,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各种“排行榜”也在层出不穷的同时,形成着势头愈来愈猛的舆论导向,这些“排行榜”往往以单一的科研经费或项目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有的毫无科学根据而言,却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特别是一些行业类工科院校或地方性工科学校,由于没有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致使学校的生源、办学条件、专业发展、教学质量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因此,国家一定要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一局面。建议要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高校的职能,建立分类分层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别、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分别评估与认证,根据国家需求、地方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类投入、分类管理。这样,鼓励各种类别的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瞄准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科学发展。

  4.创设促进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制度环境

  针对我国目前的局面,需要建立起一个全国统一的工程院校的组织机构,加强高等工程教育的研究,协调和组织高等工程教育的行业性活动,通过研究、采取措施,来促进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形成。世界有些先进国家,学生在企业实习是要立法保护的,而且是企业非常主动积极争取的事情。如世界“合作教育”的发源地——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有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直至今天依然成为这个学校的传统。该校的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实训长达一年以上,成绩计入学分,而且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或劳动是付费的,学生除了在企业受到工程实践的训练之外,还能得到勤工俭学的助学机会。这些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教育、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探索企业与学校双向联合、互利共赢的途径和机制,加强产学合作的研究和实践。要在政策层面上提出鼓励产学结合办教育的措施,要求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承担产学结合的任务,同时在税收抵扣和毕业生招收选择等政策上给予优惠。要有具体的措施指导高校做好产学结合工作,使学生在产学合作中既提高了能力,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取得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结果。

  同时,作为高等工程院校来说,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基础与条件,认真地研究与规划,实事求是地把握好学校自身的定位,以质量和特色谋求发展之路。在办学方向上,一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本着为国家、为社会、为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大功夫,扎扎实实地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钻研和创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抓好学生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养成,开辟多种途径,动用多方力量,促进工程科技人才质量的提高,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