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往期刊物» 2009年第10期» 高教时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大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09-10-21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其核心主要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人们对大学总的看法。大学理念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正确的大学理念引领,大学的实践活动容易迷失方向,就很难谈得上发展和创新。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大学改革发展要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就必须站在思想理性的高峰,因而迫切需要正确引导大学理念的文化生成,实现现代意义上中国大学理念的重构。
  
中国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理论前提
  中国大学实践上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大学理念研究上的困境。然而在迄今为止的中国大学理念研究中,很少有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大学理念者,尤其是在当今中国,还没有发现一种真正的教育哲学理念或流派,回答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问题。
  人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主体,大学理念研究必须考虑人所处的文化境遇,要有文化层次和文化深度。文化层次是指大学理念群的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生成理念是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即定位理念、什么是大学即定性理念的问题,第二层次的个性化办学理念是回答办什么样大学、怎样办大学的问题,第三层次的具体化教育理念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大学理念哲学体系主要包括四方面基本内容:大学的文化本质即什么是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使命即大学是做什么的问题、大学的文化精神即办什么样的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价值即怎样办大学问题。大学的文化本质有大学文化性的根本属性和文化个性的本质特征,需要认真考量和对待大学是如何从人类文化之母体中诞生的问题,大学的文化使命有大学文化启蒙、文化创新、文化引领和文化融合使命,大学的文化精神有崇尚人文、注重理性、自由独立和追求卓越精神,大学的文化价值有内在的主体文化人格完善、组织文化个性鲜明的向度和外在的国家文化实力提升、人类先进文化引领的向度。大学理念与文化的互动性隐性地执行着大学教育功能。
  
中国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两个维度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人类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化性是大学的基本属性。文化在其传承过程中有传统和现代两个向度,它们构成了中国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两个维度,回答了大学理念与文化互动关系的建设问题。只有在大学理念与文化二者的双向互动中,大学理念才具有动力和活力,才能实现大学理念和全球先进文化建设的协同并进。
  一方面,从文化传承的传统维度来看,文化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尺度,它以观念、思想、精神等塑造人的素质,体现出与社会之间良好的耦合性,其所蕴涵的关系质态和文化内涵为主体之间的“交往行动”建构了一个“意义世界”。真正的人文精神总是和传统文化血脉相通,并且是在与传统的对接中愈来愈将其普遍文化价值凸显出来。人作为一种类存在,必然要认同一种普遍的价值规则,唯有这种认同,人类作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
  另一方面,从文化批判的现实维度来看,文化既然指涉的是人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它就必然涉及到人的活动的不同方面如生产、消费、交往和思维活动在内的对象性活动总体。在繁荣与危机并存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化的创造愈来愈成为一种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世俗化的行为,人们对文化的需要已主要不是一种精神的需要,而是一种消遣性的娱乐官能需要。而当文化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自律性、独立性和批判性的时候,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和自我的迷失。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理念在适应论或工具论理念的支配下走向了偏狭,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忽视,文化批判精神的丧失和文化创造力衰竭等方面,这是世界范围内现代中外大学理念的共性问题;在全球化挑战中,中国大学主体意志和鲜明个性有所缺失,主要体现在偏离教育本质和目的,功利化和工具化色彩浓厚。这些都需要进行现实文化批判,为大学注入一种价值理想和人文关怀,引导社会先进文化前行。
  
中国现代大学理念文化生成的环境营造
  要实现中国大学发展和现代转型必须有正确的大学理念引导。有学者认为,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文化选择问题,是在文化批判和取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整合和创造。
  第一,培育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文化自觉意识。随着大学自身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和大学利益主体的分化,大学必须提高大学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大学理念生成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和正确进行文化选择的意识,增强作为大学理念灵魂的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通过对中国大学理念的反思,使构建现代大学理念成为可能。
  第二,明确有利于创造个性鲜明大学精神的基本思路。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支柱、灵魂和核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征。大学要围绕主体价值意识的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弘扬、和谐大学的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张力的保持进行思路上的引导,增强大学精神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生成的意识,形成广大师生员工凝铸大学精神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目标。
  第三,营造有利于大学理念形成的良好的校内文化氛围。大学必须增强依法自主办学能力,注重校长的思想与精神力量、坚守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突出大学组织机构的学术权力、完善大学发展约束的良性机制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知识创新、开发高科技成果的工程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搭建高品位的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等方面作出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