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电聚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冰心一片为治学: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白焰教授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日期:2007-03-23

                            冰心一片为治学
                  ——记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白焰教授
    “在讲《通信系统的同步方式》那节课时,年过半百的白老师竟然站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地运用肢体语言给大家演示‘时钟同步’的概念。一个很复杂的知识点就在白老师摆手、跺脚的同时很容易地被大家接受了。”提起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的白焰教授,自动化0304班学生李韵婷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喜欢上白老师的课,他能把枯燥的知识点讲得特别生动!”
  白焰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电厂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的科研、设计和教学工作。他曾主持我国第一台国产化600mw火力发电机分散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工作;主持建设我国电力系统高校中第一个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室;主持研发的ff现场总线链条炉控制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会议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编著、译著和教材共5部;van9000语言报警记录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科研上取得赫赫成绩的白焰教授,在教学方面更是以其独特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在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2004年、2005年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评价统计”中,白焰教授综合得分为97.98、93.06、97.62,获学校2005-2006学年度教学优秀获奖。
  “从多角度解释问题,才能使学生们清晰地掌握复杂原理。”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够用最通俗的语言去诠释最深奥的道理,用最简单的比喻去化解最复杂的现象,才称得上是真正高明的老师。而白焰教授正是这样的老师。
  用一个蓄水池的进出水情况解释“有自衡能力的对象”和“无自衡能力的对象”;拿一个公司各部门的运作来比喻控制领域中底层控制、高层协调;从年久不动的锈铁窗导入汽轮机液压伺服器需叠加振荡信号的原理;以警察侦破案件的手法诠释汉明校验控制法……每堂课80%枯燥、深奥的知识点都被白老师以一个个鲜活生动、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导入。 “白老师很会调动课堂气氛,能够轻松地驾驭学生的注意力。经常是我刚要走神儿,思绪就被白老师生动的例子给拉回课堂。”学生们是这样评价他。
  曾是白焰教授的博士生,如今已毕业留校的梁庚老师说起白焰教授来,更是深有感触。一次,当时还在读研的梁庚等几位同学和白教授坐在一起,讨论水箱“控制原理”问题。几位研究生都据理力争,坚持着自己的观点,有的主张从“比例”上着手,有的坚持要在“积分”上分析,大家各执己见,辩论也越来越在解决方法上深入。白教授一直在默默地听着大家的意见,到最后他一语道破“天机”:“其实很简单,就用中轴顶点两端的长度作比就是了。” 大家一下恍然大悟。白焰教授用中学物理中简单的杠杆原理就解释了困惑大家的疑虑,说明了复杂的控制原理问题,使大家豁然开朗。“老师给同学授课,就是应该用最简单的方式、最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大家明白复杂的知识。”已经身为老师的梁庚说,白焰教授的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授课风格,也是他所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
  不管是课上传授新知识,还是课下答疑解问,每当同学露出困惑的表情时,白焰老师就会不厌其烦地换一种方式再讲解一遍。白焰教授说:“多角度解释问题的方法,能使学生们清晰地掌握复杂原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事实证明,在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利用语言、目光、肢体语言等方式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长期记忆。对于复杂问题的形象比喻,也十分有助于学生整个问题的连贯理解和掌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不要盲目迷信书本、盲目迷信老师,书本上和老师的观点也未必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大家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有质疑精神!”在给自动化系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授课时,这是白焰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白焰教授经常说,虽然很多内容已经写入教科书,但也未必都是正确的;虽然他是老师,但他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在白焰教授的鼓励下,学生们勤于思考,勇于提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的研究讨论。课上气氛活跃,课下学风浓厚。对于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耐心地予以解答,即便是一时无法解答的,他也要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后,尽快给学生们答复。一次,一个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向白焰教授请教某个英文专业术语的汉语翻译,当时白焰教授也不太清楚。后来经他多方翻阅资料,最终给了那个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
  博士生朱耀春同学告诉记者,白焰教授在指导学生们做项目时,对大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不同意见时要及时提出来。只要学生阐述得有理有据,白教授总会认真倾听,然后和大家一起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结果来。朱耀春说:“没有质疑精神,搞科研的是很难取得成功的。非常感谢白老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质疑、创新的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进行释疑则是思维批判能力的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白焰教授严肃地说。
  “做学问,就是要善于给自己提问题。”
  “要彻底弄清一个概念,就要善于给自己提问题!”白焰教授经常向学生强调,“对于容易相互混淆的概念尤其要如此”。a是什么?b是什么?a和b是什么关系?a和b有哪些相同点、异同点?a和b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相互转换?……几个问题下来,学生就把非常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吃透了。
  “这是中国人做出来的活儿吗?”,这句常挂在白老师嘴边的话,成了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工作的口头禅。他不仅在学习知识上严格要求学生,在工作态度上也从不放松。博士生翟伟翔说:“白老师平时和蔼可亲,经常象朋友一样和大家聊天。但要是你的工作出了问题了,白老师则会毫不客气地批评指出。”
  “一提起做学问来白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是他却是一位时刻为学生着想,注重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好老师。”梁庚老师说当年他读博期间,一位硕士研究生大胆地提出了异于常规测量方式——用测周期的方法测量高频信号的频率。当时其他的老师、同学们都说这是行不通的。事后,白焰教授找到该同学,认真听取他采用这种方式的理由,并站在这位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和他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白焰教授耐心地从多方论证,证明了该学生的方式的确不可行。最后这位同学心悦诚服地修改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生硬的扼杀,”白焰教授说,“这对学生本人发展不利,对他今后的科研进步也不好。”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一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变化不大的,但怎么才能更好地易于学生接受,是白教授常常思考的问题。白焰教授正是以一片冰心和火一般的热情执教于三尺讲台上,倾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他在开启爱护学生、严谨治学之窗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飘满桃李芳香的深受学生爱戴之窗……(王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