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张大超:高校国际合作视角下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才智》2011年14期  日期:2012-05-18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发展趋势

  要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开放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尽快缩短我国和世界教育强国的差距;通过开放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的情况下,高等学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适应国际化的环境,培养具有国际化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也是关键内容,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具有国际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到别国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吸收国外教育理念,传播本国优秀成果;二是教师到国外学习、访问和进修;三是聘请或邀请在国际上非常有名望的教师来本国工作,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科研方法。此外,国际专家的交流和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也是高校国际交流的一些基本形式。
  二、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培养过程包含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等几个基本要素。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视角下,构建高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以供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参考。
  1.树立面向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等教育要培养能够接受新世纪挑战的综合性人才,没有国家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将难以胜任。新形势要求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国际化综合性的,也就是要具有开放意识、全球眼光,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熟悉国际事务的综合性通用人才。人才培养理念作出调整,以世界为对象培养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国际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完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综合性人才。高校要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知识是素质与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不可能具备素质和能力,掌握了知识后,需要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形成能力,素质则是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目前,高科技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才要求是综合性的。
  3.综合性人才培养过程
  为了实现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应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国际化综合性改进。
  (1)专业设置。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业设置的国际化显得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进一步融入了国际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之中,传统专业正财逐渐被取代。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施多项科研项目,加速学校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的专业体系。同时要具有全球视野和思维,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着力突破传统学科束缚,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形成鉴别比较的综合能力。关注国际发展新趋势,在专业调整中,改善专业建设条件,形成特色专业。
  (2)优化课程体系。从更高的角度和国际化的视野,进一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开设全球普遍性社会问题的国际教育课程,开设注重国际主题的课程,在已有传统课程中增加国际最新形态和研究成果,或采用国外教材,或在自编教材中吸收国外同类教材中的内容,开设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研究课程,增加国际交流实践的机会,增长学生的综合性知识。
   (3)培养方式。通过开展师生国际交流、多样化的联合培养、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培养高校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师生的国际交流是高等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方式。大力开展留学生教育、拓展海外办学市场,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提高高校学生在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为培养综合性的国际化人才,高校应开展多样性的联合办学和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通过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学生根据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增进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国际交流与交往能力。此外,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开展校际合作研究,进行研究人员的交流,召开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给学生提供接触国际学术前沿和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研究氛围。
  三、改进评价体系适应国际化综合性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为保证综合性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评价体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要对师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外语水平、国际交流经验和能力的进行考察和评价。教学内容是否与国际前沿接轨,是否包含最新热点问题也是应评价的。此外,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法,学生的能力是否达到综合性水平,是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主要内容。综合性的人才应该在德育、智育、社会活动、心理等方面能力比较全面,而且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视角下,还要具有国际间学习与合作的能力。总之,应该在评价体系中注入国际化综合性水平考察的新元素。(张大超,华北电力大学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