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前沿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张秀萍 黄晓颖:三螺旋理论,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日期:2014-03-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产学研”合作或者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产学研”理论的发展,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产学研”合作理论进行研究,但大多集中在“大学(研究院所)一企业”项目的合作以及合作关系或合作实践的描述,对“产”“学”“研”主体功能定位、互动机制等实质问题探讨较少,对政府(官)、中介机构等其他重要主体也缺少关注,更是忽略了“产学研”各创新主体的区域协同创新问题。随着对“产学研”合作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del)也称TH 理论,是美国学者享利•埃茨科维兹(Henry Erzkowit)在深入研究“斯坦福大学—硅谷科技园”、“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等创新奇迹的基础上提出的。三螺旋理论不仅关注“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更加重视政府等其他创新主体的作用,旨在强调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的新关系,促进“官产学”整体协同创新,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三螺旋理论的提出从理论基础、创新主体、合作模式和创新机制上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的缺陷与不足,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产学研”理论的发展。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理论的起源和演进
  “产学研”合作理论的起源和演进与三次大学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世纪时期,大学作为知识传播和继承的场所,被称为“知识的象牙塔”,这时大学的主要职责是教学,并不涉及其他。直至19世纪初,德国洪堡大学的创始人洪堡先生提出大学的使命是“教学和研究相统一”,这个观点后来被认为是最早的“学研”思想出现的标志,这次大学革命给当时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生命。然而真正“产学研”合作理论的萌芽,则不得不提到美国“赠地学院”的诞生。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在推动大学“社会服务”职能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社会服务职能强调大学在传授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将这两者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供社会所需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大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象牙塔”,更要走向社会,促进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随着“威斯康星思想”和斯坦福工业园的成功,“产业—大学—科研”相互合作的思想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最强动力。
  我国关于“产学研”合作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在实践研究中,“两弹一星”的军工实验是我国首次意义上的学术界和产业界(军工)在项目上的合作,其中政府的政策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受到国外“产学研”合作思想的影响,我国正式提出“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旨在通过工程的实施,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密切而稳定的交流、合作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振兴国民经济。在这个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一些国有企业也完成了初步转型与改造。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部署贯彻落实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进一步奠定了“产学研”合作理论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位置。
  “产学研”合作理论的产生已有一个多世纪,关于“产学研”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研究发现传统“产学研”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作主体多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他们通过科技成果的转移、科研人员的流动和科研资金的提供建立起合作关系;二是合作模式主要集中为“大学—企业”或“研究机构—企业”的线性合作模式;三是合作机制存在自发性、随机性,缺少计划性、规范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理论模型、合作模式、主体特征等角度对“产学研”理论进行了重新界定。
  二、传统“产学研”理论存在的问题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要求,传统“产学研”理论在发展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总体上看,合作规模小、合作水平较低,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还没有建立起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
  1.理论体系不完善,难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从“产学研”理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还是国外的“硅谷”模式、“剑桥”模式、“筑波”模式的全球风靡,“产学研”的实践成功案例很多,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却不完善。“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产—研”合作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在传统的“产学研”理论中很少涉及政府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传统“产学研”理论对区域创新的研究较少;传统“产学研”理论中的主体合作模式多为点对点的线性合作模式,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不高。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愈来愈活跃,随着“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增加、合作模式愈加多元化以及合作背景的复杂化,传统“产学研”理论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产学研”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完善、有针对性的理论模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
  2.行为主体过于单一,角色及功能定位模糊
  “产学研”理论,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为是产业界(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行为主体也正是这三者。事实上,现在“产学研”这个名词更多作为一个历史名词被继承下来,它其实已经包括了“官(政府)、产、学、研、中(中介)、金(风险投资金融资本)”等更多的主体,如果只是从“产”“学”“研”三方或更严格来说“产”“学(研)”两方来研究它的运行机制、行为模式等问题,则容易遗漏政府(官)主体、中介机构等其他主体在产学研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脱离了现实情况,提出的观点也就缺乏说服力了。同时,随着合作主体数量上的增加和联系上的日益密切,各行为主体功能定位和担任的角色却更加模糊。比如,学校不仅向企业输出人才和科研成果,同时一些大学也开始建立公司与企业,承担着生产的任务;企业则开始设立内部的教育机构和研发机构,培养公司所需的专门人才和生产创新科研成果;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从原本的规则制定者和行动引导者的身份也逐渐转变为创新主体,提供信息、资源和资金;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第三方组织不再是创新网络中的边缘角色,他们不仅为区域“产学研”创新提供金融服务和中介服务,而且起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作用。重新认清各主体之间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效率,也是当今“产学研”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合作模式单一,缺乏协同创新
  在“产学研”理论研究中,“产学研”合作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同的合作模式对创新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合作利益的分配等都各不相同,找出最佳的合作模式是“产学研”理论研究的关键。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产学研”实践可以发现,传统“产学研”合作中,“产学研”合作模式多是“产—学(研)”的点对点的线性模式,该模式参与主体单一、合作模式简单,忽略了政府等其他重要创新主体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限制了“产学研”合作的高效发展。同时,由于线性合作模式的局限性,“产学研”合作规模相对较小,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可以看出,传统“产学研”理论中的线性合作模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规模上都不能满足现代“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需求。
  4.创新机制简单,创新风险高且效率低
  创新是“产学研”合作中的新鲜血液,没有创新,产学研的合作则形同虚设。传统“产学研”合作中,创新活动是由行为主体独立完成或委托外包完成。例如,大学或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型技术和设备通过中介或自己直接转让给企业,获得报酬;或者企业联系大学或科研院所,通过支付酬劳委托相关机构研究自己所需要的科研技术。这种单线程的创新机制看似是在维持供需关系及合作关系,其实不然。从市场机制角度上来看,这种机制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原则,易导致行业垄断,且创新效率低下,合作仅局限于为数不多的公司和大学之间;从利益角度来看,单线程的创新机制,迫使企业承受过高的创新风险,且企业要为未知的创新成果承担所有的创新费用。同时,大学研发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回报社会,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现代“产学研”协同创新迫切需要政府根据区域创新战略计划进行引导,需要中介机构、风险投资公司、孵化器的协同参与,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三、三螺旋理论:现代“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解读
  1.三螺旋理论的内涵
  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del,TH理论或模型)是指突破“大学—产业”双螺旋线性结构,创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非线性网状创新模型。描述了在知识商品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创新机构间的多重关系,即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在长期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和交流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相互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三重螺旋”的新关系,旨在加强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体协同创新。三螺旋理论作为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理论,同时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理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三螺旋的概念最早是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美国遗传学家用它来阐述基因、生物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首次用三螺旋概念解释知识经济时代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间的关系。随后,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Loet Leydesdoff)对此概念进一步的补充并构建了理论模型(见图1)。1995年,两人合作发表的《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重螺旋》、《三重螺旋———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实验室》,当时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996年开始,以“大学—产业—政府关系”为主题的三螺旋国际会议在世界各地每两年一次定期召开(见表1),TH 理论被学术界及产业界广泛接受并推广,大学—产业—政府这三个领域重叠成的三螺旋结构逐渐成为国家、区域与跨国创新系统的核心。至今为止,学者对三螺旋理论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中,更是进一步提出了“第四螺旋”、“双三螺旋”等设想,三螺旋理论与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三螺旋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三螺旋理论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对区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而且它对创新主体和合作模式、创新机制都进行了符合三螺旋发展规律的阐述。“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产业”三个创新主体在合作模式和创新机制中相互交叠、渗透,即每一个主体在扮演原有的角色之外,还表现出其他主体的一些特征;主体在承担合作中自身工作的同时,也履行了一些其他主体在合作中的职能。这使得每个主体本身的功能和结构都得到了调整,总体呈现三螺旋上升的状态,而三螺旋的进化进一步驱动了整个区域“产学研”创新流的功能增强。在三螺旋理论模型中,三者的边界和界限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等第四螺旋的介入,使得三个创新主体的结合愈加紧密。他们之间不断交互作用,最终形成一种个体独立、相互支持、跨界发展的三螺旋协同创新结构(见图2)。
  2.三螺旋理论对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
  (1)理论的创新——传统“产学研”理论的补充与完善
  如前文所述,传统“产学研”理论存在理论体系薄弱、创新主体职能不清、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而三螺旋理论是传统“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从新的视角对传统“产学研”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首先,三螺旋理论强调三螺旋主体的“创新”职能,对“产学研”各创新主体的功能和角色定位进行了新的解读。三螺旋理论认为,大学的学术核心和知识创新与技术转化是三螺旋模型良性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在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中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起着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和扩散功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企业作为三螺旋创新主体之一,通过技术需求促进“产学研”合作,进而促进技术创新,并促进区域创新的发展。企业是区域创新成果的需求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和推广者。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区域“产学研”创新的支持者甚至是发动者。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现代“产学研”理论从根本上说提高了各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整个系统的创新效率。其次,三螺旋理论更加强调“产学研”的“区域”协同创新,更加强调“官”“产”“学”“研”各创新主体在区域内的协同,并且认为区域内的环境、资源、政策、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的流动也是现代“产学研”理论研究的一部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只停留在具体项目的合作,合作要素和模式比较单一,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作用不足。三螺旋理论则重视“官”“产”“学”三个机构相互作用形成的创新动力和合力,努力创造三螺旋创新空间,超出了传统的“产学研”点对点的合作模式。区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会随着区域创新要素例如信息、环境、政策、资源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区域“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不同。再次,在传统“产学研”理论中,合作主体少、合作规模小、合作模式单一,三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多主体参与的复杂多维的区域创新网络模式。区域网络创新模式包括区域三螺旋创新模式和区域非线性网络创新模式。埃茨科维兹提出,在孵化器运动中隐约呈现出一种组织联络模式,孵化器再也不是个别实体,而是金融、社会、智力专业知识和资本集合而成的网络。这里提到的网络是支撑着整个创新系统的结构,成员通过创新网络进行合作交流,技术和知识通过创新网络集聚转移,资金资本通过创新网络流动,这个创新网络就是现代“产学研”合作形式的具体化,是现代“产学研”理论的创新模型。三螺旋理论能够更好地诠释现代“产学研”理论和实践。
  (2)主体的创新——双螺旋向三螺旋的转变
  传统“产学研”理论中,政府的作用和地位比较模糊,通常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对于“产学研”合作处于放任的状态,政府放任企业和学校自由合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需要自行联系,政府游离于“产学研”合作之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互动性差;同时也存在另一种情况,政府完全干预“产学研”的合作,企业和大学共同完成指定的合作项目,但是其他领域的合作还是不多,使得企业和大学积极性不高。三螺旋理论中对创新主体的定位很好地解决了这三者之间的矛盾(见图3)。首先,三螺旋理论首次提出大学、政府、企业在区域“产学研”合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任何主体不再是从属者或控制者,每个主体都可以作为“产学研”创新活动的领导者或是组织者;其次,三螺旋理论认为“产”“学(研)”“官(政府)”三个主体之间相互融合和渗透,合作中作用相互重叠,使“产学研”创新能力和效率提高;再次,三螺旋理论不仅强调大学、政府与企业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中介机构等主体的作用,使区域“产学研”创新必须在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下进行。三螺旋创新理论模式作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模式与传统“产学研”理论相比,更加强调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使“产学研”合作从“产”“学(研)”双螺旋或双主体向“官(政府)”“产”“学(研)”三螺旋或三主体转变。
  (3)合作模式的创新——线性模式向非线性模式的飞跃
  在传统的“产学研”合作中,合作模式主要局限于点对点的线性合作模式。各主体在区域内的合作模式简单,不外乎发起主动合作的正向线性模式:“大学(科研院所) 企业”和被动接受合作的逆向线性模式:“大学(科研院所) 企业”。三螺旋理论的出现,从直观上打破了传统线性模式的存在,它提出的三螺旋模式和非线性网络模式使传统“产学研”理论中的线性合作模式在平面上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三螺旋理论模式强调,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既保持独立,彼此平等,又存在交互重叠。各主体场域之间通过互动建立高度互惠的联系并创造性地构建相互支撑的知识资本化创新机构和三边网络,并通过知识和市场的力量不断重复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而非“产—学(研)”线性模式中的领导或服从的单一角色,避免了完全点对点式的单一产学研合作。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更多的创新主体参与到合作中去,主体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更加积极主动,合作规模也随之扩大。三螺旋理论还认为,区域中的主体都不能单独存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支撑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如果某个主体在网络边缘或是不存在于网络中,迟早会被淘汰。这种网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开放性和非正式性,同时能更好激发出创新的潜能。现代“产学研”合作模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线性模式刻板、单一的形式,非线性模式的出现不仅是现代“产学研”理论的进步,而且其复杂多变的形式更适合当今变化万千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科技发展趋势。
  (4)机制创新——单向创新向协同创新的转变
  如前文所述,传统的单向创新机制具有效率低、成本高和风险大等缺点,而三螺旋理论的出现则在机制创新上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而实现深度合作。在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企业、政府三个机构旧有的边界在逐渐消失,各自职能和作用相互重叠与渗透,融为一体,即每一个创新主体在保持原有作用和独特身份的情况下,都表现出其他两个主体的一些特征,除执行自身的传统功能外还都承担了其他功能。这样每个螺旋体的结构和功能都得到进化并有所增强,由此各机构获得更大的能量并促其进一步相互作用与合作,形成持续的创新流,实现跨边界的协同创新。在三螺旋理论下的“产学研”合作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链、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知识创新链、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链的三螺旋各创新主体在合作中既保持独立、又相互渗透,在内部驱动和外部驱动的双重利益驱动下,协同创新,共同完成创新活动,从而创造“1+1+1>3”的创新价值。三螺旋理论提出的协同创新机制比起传统“产学研”理论中的自发、随机、简单、单向为主的合作机制在处理资本、信息、人才和技术资源的过程中,能使创新主体各自保持积极性,更易促进资源流动,最终达到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的目的。
  四、结 语
  随着产学研合作的愈加广泛和深入,传统“产学研”理论在理论基础、行为主体、合作模式和创新机制上愈来愈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及创新型国家的需求,现今社会对区域创新和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011计划”),也着重强调“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在如何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环境下的协同作用方面,三螺旋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理论,三螺旋理论已然成为现代“产学研”理论的创新范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