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胡金光 姜良杰:欧洲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及其借鉴意义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 年第1期  日期:2014-05-12


  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源于欧洲, 自从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就奠定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雏形。柏拉图的阿加德米学院、亚里斯多德的吕克昂学院,其学生不仅来自于古希腊各城邦, 还来自于古埃及和其他地区。学院的老师也来自于各城邦,他们游历和游学于欧洲各地,广泛传播最先进的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等知识。
  欧洲悠久的国际化教育历史和传统一直保持到中世纪以后,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洪堡1810年创办了柏林大学, 提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使其成为各国大学学习的榜样, 许多国家都派遣留学生到德国学习。据统计,美国在19世纪共派遣约10,000 多名学生赴德留学。“从19世纪直至二战前,德国的高等教育一枝独秀,不仅英、美等欧美国家,东方的日本也向德国的现代大学看齐, 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呈现出从德国向其它国家单向传递的特点”。
  然而二战以后,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加快,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异军突起,欧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已不再具有优势。面对来自本国和其他教育强国的挑战, 欧洲各个国家积极面对,适时做出变革,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世界趋势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市场化之路——以英国为例
  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 英国的高校在校际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仅仅局限于英联邦国内,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英国采用的是集权式的管理,各高校自主性不大。80 年代以后,撒切尔夫人开始上台执政,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政策,英国政府大幅度削减教育经费。1980 年,对欧洲共同体以外的留学生实行“全费政策”,英国议会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增加教育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长远发展,使得英国的留学生从1979 年的8.8 万人下降到1983 年的4.2 万名。
  虽然英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度陷入了困境,但是英国政府和高校很快找到了突破口,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扭转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英国在1988 年出台了《1988 年的教育法案》明确把市场之路当作促进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力手段。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跨国教育市场化之路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
  (一)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教育软实力
  英国政府把高等教育市场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运用商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来经营教育,把高等教育国际化视为“通过向付费顾客销售教育服务而使创汇最大化所需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源的流动”。英国跨国教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使英国在海外教育市场和留学生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为了招收更多的留学生,英国教育机构从留学宣传、服务等多方面入手,提升英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软实力。
  英国的政府、文化委员会、高校在世界各地都设置了派驻机构,提供全面的留学生教育咨询服务;在国内的大多数高校都设置国际事务办公室, 协助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文化委员会和高校派人到海外举行教育展览,以扩大宣传效果,尤其注意对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宣传。在高校内部向留学生提供优质细心的服务,如允许留学生较大的专业选择自由,医疗服务免费向留学生提供,实验室向留学生开放等。
  通过市场的道路,英国不仅招收到了大量的留学生,还赚取了大量的经济收益。把这些经济收入又投资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领域, 为留学生设置覆盖率较高、数额较高的奖学金,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硬件和软环境,以此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如此形成了一个长久的良性循环。
  (二)探索境外合作办学之路
  英国政府除了积极探索跨国教育的市场化之外,还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积极开拓境外教育市场,探索境外合作办学新模式。英国的境外合作办学主要是两种途径: 第一种英国高校与境外高校共同成立一所大学, 合作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如宁波的诺丁汉大学;第二种是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如“3+1”模式、“2+2”模式。笔者所在的华北电力大学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卡迪夫大学就开展了“2+2”合作项目。英国的这种境外合作模式立足于本国教育,给不同境外国家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留学的机会,也为学生节约了一定的经费,受到了广泛好评。
  二、寻求制度突破——以德国为例
  德国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早期以大学新精神和新理念而享誉全世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前往学习,因此也成就了德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1737年创办的哥廷根大学在成立之初就采取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如招聘其他国家的知名教授,招收大批外国留学生。仅柏林大学一所学校的留学生就超过5000多人。然而,二战以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逐渐兴起,德国“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美国取代德国成为留学生最大的聚集国家,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欧盟国家又开始向美国大学派遣留学生,与美国大学开展多种方式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德国的高等教育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古老的大学体系和制度阻碍了其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 再也不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很好地衔接, 逐渐在国际市场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是,在困境之中,德国政府紧紧抓住了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制度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 以期与世界接轨。
  德国政府积极推动和参与旨在促进欧洲教育一体化所产生的各项计划,构建了许多有效的机制,如规范合作制度、明确合作的组织、方式、项目等,改革学位制度,与世界接轨等。具体如下:
  (一)转化学位制度,与国际接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相兼容是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提,德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了最重要的学位制度改革。德国传统的学位制度体系中并没有学士学位, 只有硕士和博士二级学位,因此,德国传统的学位制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难以兼容,得不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1998 年,德国政府允许德国高校在国际化专业中颁发学士和硕士学位以补充德国的旧有学位。德国参与的《索邦宣言》就提出要建立国际认可的本科和硕士两个教育体系。“博洛尼亚宣言”也提出了同样的目标。“2002 年8月,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再次对《高等学校总纲法》进行修改,正式确定学士和硕士课程作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常规学位课程。”此外, 德国的许多高校也与世界其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实行国际双学位项目,学生修满要求学分,就可获得两国高校都承认的毕业证书。
  (二)学分相互转化和承认
  1997年,欧盟推行“苏格拉底/伊拉斯莫计划”,该计划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系统:“学位转化系统”和“学分积累系统”。德国作为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要想更好地配合政治经济的相互融合,就必须励精图治改革高等教育体制,积极引入和推行这两套系统,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互衔接。“学分转移(CT)指的是学习者在某段时间内某个学习计划中所获得的学分可累加起来以便向另一个系统转移并得到承认”。1997 年,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倡导把欧洲学分转换制度作为一个学分模式引入德国,1999 年又要求建立新的学士和硕士课程的高校必须建立学分体系。2001 年,德国政府为支持“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学分体系”投资790 万欧元,目的是建立一个具有可比性的标准。
  (三)构建课程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是指课程的内容具有国际因素,它的目标群体可以是国内学生也可以是国际学生,目的是培养在多国背景的前提下行动的能力。课程的国际化是一种过程,是将国际因素和取向整合到课程中去。前者是结果,后者是过程。
  德国历来就重视教育的新理念,其中包括课程的新理念。1996年,德国总理发表了“加强德国课程国际竞争力之联合宣言”,意在通过课程国际化来增强德国教育在世界中的吸引力。1997 年,德国政府资助高等学校实施“面向国际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教学。与学位制度相匹配的是增加设置国际化课程,在一些特殊的课程如教育、电气等专业上,进行国际硕士培养。德国的各个高校还参与了欧盟一个旨在调整课程结构的“调整项目”,把各自的课程朝向新型课程转变,新型课程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而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德国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在国际领域的竞争力,在课程结构、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把本国的传统教育优势和世界最普及的教育体系相结合,使自己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三、扩大国际化范围——以欧盟为例
  欧洲大陆在历史上不仅有着地理位置天然紧密的特点,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交往也是世界上最为频繁的地区。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甚至是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都对整个欧洲大陆的联系产生了巨大影响,欧洲大陆联合的历史从来没有断过。1951 年,法、意、德、荷、比、卢6 国签订了为期50 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1965 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布鲁塞尔。1991 年,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1993 年正式生效,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推进,仅仅加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必须还要加强各国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培养通晓国际规则、欧洲文化的通用人才,以此促进欧洲公民意识的启蒙, 提升欧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1976年,欧洲共同体设立《联合学习项目》,提出了在教育方面进行交流合作的愿望, 还进一步细化了各成员国的具体责任和要求。之后,著名的“苏格拉底项目”、《索邦宣言》、《博洛尼亚宣言》相继提上议程和付诸实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博洛尼亚宣言》,这个宣言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整合欧盟各个国家的教育资源,打通欧盟内部的教育体系,主要的措施包括改革学位制度、学分互换、学历互认、教师学生相互流动等。“在这些众多的文件与政策中规定了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化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具体目标, 同时出台了大量的具体的项目来推动欧盟内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欧盟内部高等教育的联系, 提升欧盟高等教育的兼容性,增强欧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
  (一)加强欧盟内部师生交流
  1987年,欧盟开始实施“伊拉莫斯计划”,旨在促进欧盟内部师生交流。实施当年就有4322人参与了此项目,到2007 年底几乎所有的欧洲高校都从此项目中获益。教师的流动形式主要有从他国招聘老师、从他国借调老师、联合聘任老师等;学生的流动形式是学生可以到其他的欧盟国家学习3-12 个月,学分得到校方承认。欧盟内部大部分学生都参与此项目,而且还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他们认为,此项目不仅扩大了视野提升了语言, 还提高了学习能力。
  博洛尼亚进程把欧洲内部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更加推进一个层级, 它旨在从国家层面展开高等级教育的广泛合作。为了打通欧洲内部教育体系,增强师生交流, 博洛尼亚希望打造一个贯通欧盟的学位和学制制度,在所有欧盟国家内部相互承认学历,不得因民族、国籍、肤色、语言等有所区别。
  (二)拓展非欧盟国家
  欧盟在加强内部教育合作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欧盟以外的教育市场,吸引大量非欧盟国家的学生和学者到欧洲留学,也鼓励欧盟学生到非欧盟国家学习。在欧盟各项吸引留学生政策的作用下,赴欧留学的数量大大增加。2004 年欧洲留学生达到77万,远超于北美地区,同时就增长率来说也高于北美。EU/USA 项目旨在加强美国和欧洲大学的高等教育合作, 加强欧盟和美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此外,欧盟还发起了EU/Canada 合作项目、专门面向亚洲援助的ASIA 一LINK 计划、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Erasmus Mundus 项目等。
  为了改变欧洲派出留学生较少的现状,欧洲也开始注重鼓励欧盟学生赴非欧盟国家学习。中欧法学院是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的主持下由欧盟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创办的,中欧法学院合作团队由中外十六所著名院校组成,旨在培养通晓中欧法律的专门人才,加强中欧法律职业人士的联系,改善和提升中国法学教育,支持中国政府推进法治社会进程。中欧法学院开展的项目有:(1)硕士项目,包括中国法律硕士和欧洲法学硕士;(2)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培训项目;(3)研究和咨询项目,包括博士生联合培养。欧洲到中国政法大学留学的学生逐年增多,来华留学生也是与日俱增。
  四、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借鉴意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新,才能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同时与时俱进,走在国际化的前头。英国、德国、欧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充分结合了本国的教育实际,抓住机遇,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自我革新, 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国际化道路。欧洲国家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之路对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化之路。目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 积极出国出境举行教育展活动。教育部和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集中组织和邀请部分院校赴海外举行教育展,通过扩大宣传,提供良好的信息咨询以争取更大的生源。(二)汉语教学与推广的市场化。中国目前很多高校每年都通过教育展、招生中介机构等各种办法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学校学习汉语,并开设汉语教研室或汉语推广办公室,旨在专门为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服务。然而,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化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宣传的多元化,建立长效机制以提供更加精细的咨询和服务; 积极拓宽渠道, 加大开发民间团体和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争取在中国开展合作办学;积极与来华留学教育专业机构开展合作, 激发社会力量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提高来华教育的质量,提升高校的服务口碑,打造来华留学教育的品牌。
  第二,改革来华留学教育机制,与世界接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造成了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方面不适合来华留学教育。例如根据来华留学生的特点采取更加宽松灵活的管理体制, 适当增加管理的民主参与性;加强汉语学习在专业教育中的比重,学历生的汉语水平必须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申请,同时增设专业汉语课程; 赋予留学生课程选择较大的自由空间,允许留学生选修不同的课程;逐步做到各省高校相互承认所修学分等。
  第三,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国际化范围。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规模日益扩大, 留学生的学生结构不断优化,生源国别也呈现多元化局面。需要承认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样也可以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积累了一定的国家财政, 人民币在以非洲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具有兑换优势。同时,自从毛泽东时代,我们就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关系, 中国在第三世界有着较好的印象。我国的“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就很好地结合了两种优势, 在第三世界开辟出了一条广阔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不仅扩大了中国与广大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还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提升了中国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

上一篇:
下一篇: